制度是什么?

2023-01-02 19:0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制度是什么?》,欢迎阅读!
制度,什么
前些日子一直在看有关蒋介石方面的书,他是探究中国共产党党史离不开的一个人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了解一个与政党成长、国家救亡密不可分的人物,有益于看清一些问题。相继写了三篇关于对蒋介石人生沉浮的公号,均因为某些原因被投诉了,导致心情相对低沉,一时不知道如何向大家继续表达一些关于政治的观点。

最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圆满落幕了,很多的解读相继登上荧屏,中央的不少宣讲团也陆续离京赴各省市宣讲。我在想,为什么我们最一线、最基层的讲师不能接触、听到这样的声音呢?而我们在自己还一问七不知的情况下要向更基层的老百姓宣讲,这不是要闹笑话吗?你说,这里面有制度的因素吗?我们不得而知。

信息学里,很多人应该听说过这个理论。假设一个人的想法信息量可计算是1的话,当它把这样的想法用语言表述出来的时候,有效信息已经减少了20%;当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对方时,就已经再次减少了20%;当对方选择用自己可接纳的方式获取信息时,又有20%的有效信息被过滤掉了。可想,哪有什么感同身受啊?哪有什么百分之百的传递啊?

所以说,基层教师因为自己本身所处的方位的局限,导致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十分有限的;而再用自己的语言、且老百姓能听得明白的例子宣讲出去,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来说,基层的名师、名课、名校,岂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板凳要坐十年冷,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 而当赶鸭子就赶上你了,如何应对呢?我一直纠结的难题有两个:第一,制度是什么?如何用通俗的话讲出来,让大家明白全会中的制度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第二,在不能看得更广、了解更深的前提下,能不能向历史取经,从另一个侧面让大家自然而然地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呢?

读解读版的《蒋介石日记》及《蒋介石传》,让我对一个政党的兴衰、一个人物的成败有了更深的理解。从修身、齐家、治国、治党来看蒋某人,你能轻易地说这里面没有制度的成分么?

不妨看看这么几个问题吧。

1941121日,蒋发布引退书告,22日回到老家奉化溪口。这次溪口之行,让蒋有了深刻的反思。在23日游览奉化城乡,发现当地面貌并无多大的变化,非常感慨:甚感乡村一切与四十余年前毫无改革,甚感当政廿年党政守旧与腐化自私,对于社会与民众福利毫未着手,此乃党政、军事教育只重做官,而未注意三民主义实行也。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民生主义为基础,亡羊补牢,未始为晚也。

一个村庄在其为政四十年间竟毫无多大变化,难以想象。再看,蒋家父子及陈诚隐退台湾进行的诸多土地方面的改革,且不说很多都做了纸面文章,但就台湾经济的发展来看,没有老百姓生活的改善、土地政策的落实,取得那样的成就是难以实现的。

这应该能涉及到制度的执行力问题。归根到底,奉化在国民党手中没有变了样,在共产党的天下却沧海桑田,是制度的问题,更是执行力的问题,因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否则当执政者想着把某项制度拟好就束之高阁,那它的出生即是死亡。 再看。

蒋当年在台湾第一年(1949年),就在日记中暗下决心,准备振作再起,要当以新的精神、新的制度、新的行动,以迎接新的历史、新的时代、新的生命、新的使命,奠定新的基础且不说,历史有多少的偶然与必然,要与他开这样的天大的玩笑,只蒋的决心与反思还是值反思的。

进入1950年,蒋介石陆续在台湾各个场合宣讲他1949年的反思所得。他批评过去的四年中,没有一个乡村党部做过土地调查,没有一个县市党部做过劳工统计,没有一个省市党部向中央提出过系统的社会调查经济研究报告。进而,指出:我们党的工作,要一改过去主观主


义和形式主义的作风,要养成科学精神,采取客观态度,实事求是,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担当民生主义社会改造的使命。

我想,这样深刻的反思,不仅说明了当时国民党执政存在的十分的严重的问题,也折射出了蒋对未来的期许与要改变的决心,同时对我们现在的共产党人来说,也是很值得警惕的。不妨想一想,十八大以来的反四风力度,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借鉴的。

而从这样的反思,到一项项制度的重新确立,再到一个个举措的遍地开花,需要制度、还是制度的保障。

再者,我们所熟知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等,绝不仅仅是听着好听。十八大以来制度的笼子越扎越密,就是为了杜绝牛栏关猫。

这也是可以在蒋的日记中窥见一些的。195022日,日记曰:革命事业一切以党为基... ...余之功败垂成者,乃以党事委之于他人,而己则专务军政,对于人事组训毫无基础,此其所以败亡如此之速而惨也。今后能不以党事为先乎? 这是一个政坛人物对自己大起大落的过往总结的内心独白。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你能单纯地讲出治理国家、政党中制度吗?绝非易事。

而我自己的感慨是人事的选拔制度。白崇禧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坦言:蒋不是一个军事家,他长期跟着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幕僚,从最基本的排长、连长、营长都没有做过,又何谈去治理一个国家呢。是权力的朝思暮想,是地位的万众瞩目,是千万人物的唯唯诺诺与俯首称臣,这些哪个可以用来支撑起一个民生 没有。所以,历史和时代选择了毛泽东。

很多的感慨,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阐明,更不是一两句话、一两本书所能参透的。

再次问,制度是什么?可能,我会有一些答案,但是模糊的,又如何将这样的理解正确地传递出去呢?需要太多的历练与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Fp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