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理论考研名词解释知识点整理(18)》,欢迎阅读!
后现代科学:美国学者格里芬(David Ray Griffin,1943一)提出的命题。这一命题将具有现代性特色的科学与后现代联系起来。指出后现代社会应该是“一种新的科学、一种新的精神和一种新的社会”相互贯穿起来的社会。认为现代性及对现代性的不满皆来源于“科学祛魅”的后果;祛魅既是现代科学的依据,又是它产生的先决条件,并几乎被一致认为是科学本身的结果和前提。为了纠正科学的这种特性,“科学返魅”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即让“心灵”重返万物,万物都有自己的主体性、经验和感觉。后现代科学试图弥合科学与后现代之间的冲突,设法通过将现代性科学改造为后现代科学的途径来实现和构建出一个后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幻想色彩。
后现代:通常在一种历史的含义上被视为是紧随在现代时期之后的社会与政治新时代。时间上一般指20世纪60年代之后。
现代性:一般指从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社会、文化的特点。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历史时期。相对立于传统社会,代表着理性、革命、创新与进步。是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共同性,常被用来作为现代社会的标准,是很多性质的综合体,主要包括:工业化;都市化;普遍参与,社会成员在社会中扮演主动角色;世俗化,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高度的结构分化,社会的各种组织或部门都担负起专门化的功能;高度的普遍成就取向,不再以出身、关系确定身份。
后现代性:相对于现代性的一种思维方式。指后现代主义思想特点。从反对形而上学入手,强调物质与精神、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强调个人与他的家庭、自然环境及其文化的内在的关系建构自我的同一性,并由这种内在联系超越客体与主体的二元对立,使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敌对与陌生感;强调个体本性上是自由的,有自我决定能力和自由感,使人能感受到个人与其他个体之间的相互支持,感悟到未来即在人的当下的本性与努力之中,未来是人所建构出来的。
后父权制的后现代性:即女性主义的后现代性,或后家长制的后现代性。对后现代性的一种解释。认为现代性本质上是父权制的,父权制的现代性正一步步把我们引向一场可怕的灾难,为此必须结束父权制的现代性,向后父权制后现代性过渡。后父权制的后现代性是一种崭新的人类文化精神,它反对现代性的大男子主义,反对现代性对妇女的性别歧视,主张妇女应当享有和男子同等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后现代主义生存方式:后现代主义者所提倡的生活方式。其特点为摒弃快节奏的、分工精细而明确的都市化生活,向往某种未受现代文明浸染的田园生活。后现代主义者反对现代性所重视的诸如确定性、整体性、原则性、高尚性、同质性和真实性等概念,拒绝现代性所崇尚的权威、规则、崇高和真理等,试图在现代性生存之外确立自身,提倡在现代性之外的自我存在和自我创新。
第三世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形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形式多样,包括拉丁美洲的右派后现代主义,拉丁美洲的左派后现代主义,印度的后现代主义,东南亚的后现代主义。它们在思想取向上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主张用本土文化取代以欧洲为中心的现代性;有的试图将后现代主义转化成一种反抗文化。尽管有不同的政治色彩和地域,但它们在反本质主义,反宏大叙事,倡导多元论上是一致的,接受的大致也是解构的而非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
迪斯尼式后现代主义:亦称“虚假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表现形式之一。根据它对未来社会的态度以及主张采取的策略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种:(1)反乌托邦主义,对未来社会持一种彻底绝望的态度,把未来社会设想得一团糟;(2)技术修补式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现代价值和信念作批判性的重建,把解决当前全球危机的出路寄托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认为技术的进步将会使一切问题得到解决;(3)盲目乐观后现代主义,幻想我们可以不必为解决当前的非正义和苦难而斗争,只需采取适当的心理态度,通过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就可以实现向后现代性的过渡;(4)独断式后现代主义,否认迈向后现代的事业是一项尚处于探索中的事业,把某种暂时的策略或片面的主张当作是绝对而唯一的东西,赋予其“唯一正确道德”的标签。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亦称“建构性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表现形式之一。侧重于在对西方上千年来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式进行摧毁的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所开辟的空间中从事建设性的耕耘。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罗蒂(Richard Mckay Rorty,1931一)、霍伊(D.Hoy)和格里芬(David Ray Grifin,1943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建设性,这是它的最大特征;(2)倡导开放、平等;(3)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4)倡导对世界的关爱。
生态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表现形式之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生态女权主义理论家斯普瑞特奈克 (Charlene Spretnak)提出。坚持对现代性的批判,坚持对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的否定。主张用根据代替无根据,用在自然中的自由替代逃避自然的自由。但同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一样,也承认概念的社会建构在形成人类经济中的巨大作用,同时也承认我们构成性地嵌入在生态的和宇宙的过程中。生态后现代主义更是一种开放性的实践,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和存在方式的实践。自身尚未形成一个完备的系统,在社会学层面上认为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生物圈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活”的类似生物体的系统,能够不断改进,促进自身的发展。
绿色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表现形式之一。是绿色政治学与后现代主义的结合,特指西方绿色运动主流所采取的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文化价值理念。绿色后现代主义植根于后工业社会即晚期资本主义的理论,批判启蒙理性,否定工业社会,反对工业主义的发展观;迷恋原始部落生活,崇尚回到丛林去的浪漫主义自然观,激烈地反对工业社会的主流发展模式,主张反增长、反生产、反技术的后现代主义发展模式;以生态乌托邦为社会政治理想,倡导文化相对主义;以理性和进步为使命,力图创造一种可替代的政治生态学;认为自然生活、友好相处比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更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6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