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比例尺》教学设计

2023-05-08 03:4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比例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比例尺,教学设计,人教,年级
人教版六年级下《比例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比例尺》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学习内容分析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

2、掌握相应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

学习目标描述 3、通过例题,学生理解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含义并掌握他们之

间的转换方法。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提示: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应用五课时比例尺教材第53--55页。“比例的应用”是在学生已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之后的一个教学容。“比例尺”是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一个典型范例之

学习内容分析 一。本节课,要通过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握比例尺的内涵——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认识两种不同的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比例尺的内涵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在学习时,对于比例尺的本质——比例尺是一个比,往往容易因为名称的误导产生歧义,对于由比例尺的规定形式——前项或后项为1,而产生的计算上的易错点,都是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把线段比例转换成数值比例尺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有了比和比例有关知识的基础,对于常见的平面图和地图并不陌生,但对“比例尺”这个概念可能会有些生疏和抽象

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课堂上我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比例尺”知识的形成过程。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一、以情激趣,揭示通过例题,学生理(出示课件)同学课题。 解不同形式比例尺们,要想把教室的

全班交流,课件演

二、探索新知 的含义并掌握他们这块黑板画在你手

示。

三、运用新知,总之间的转换方法。中的白纸上,能行结规律 学习活动中,体吗?如果要画中国


四、基本练习 数学与生活的联地图呢?画一个小五、拓展训练。 系,感受数学知识纽扣或者一个小螺六、总结深化、活的魅力。体会数学帽的设计图呢?怎化知识 七、布置作业: 系,感受数学知识报,如果学生自由板书设计 的魅力。 回答出应用比例尺

要予以肯定)

个人反思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本节教材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实用性也较强,加上教材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因此在学生搞好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老师少讲解、多点拨、简单教数学的目的。我先布置学生预习自学,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课一开始,我就从检查预习情况入手,了解学生对比例尺意义理解情这样的启发与讲解注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参与度。

人教版六年级下《比例尺》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3880字。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s0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