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自律性现状分析》,欢迎阅读!
![自律性,现状,大学生,分析](/static/wddqxz/img/rand/big_46.jpg)
大学生自律性现状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自律性的现状并探讨建立干预性的培养对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本地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自律性现状,从道德、生活、学习自律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抽取部分观察单位进行干预效果的探讨。结果: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总体自律性差异不大,新生生活自律性明显偏低(P<0.05)。全部调查对象约64%的学生能够做到道德自律,55%的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仅有49%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部分调查对象进行干预后生活与学习自律性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大学生自律性普遍不高,管理者应进行针对性教育管理和指导干预,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管理的能力。
【关键词】 自律性 培养对策 自我约束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28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自我约束的能力。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用自律的行动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大学生自律性是指大学生自己对自身进行管理以及对自身的认识和把握,包括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涉及到教室、宿舍、社团组织和图书资料等[1]。为了解当代大学生自律性现状,采取针对性培养的对策,特展开此项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共调查本地三所高等学校的大学生270人,均为本科全日制在校生。其中男性123人,占45.6%,女性147人,占54.4%;采用分层抽样法,对于在校三个不同年级分别选定90人,并随机抽取30人进行干预教育指导并调查 1.2 调查方法
采用研究小组自制的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7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一般基本情况,生活、学习、道德自律性等方面。 1.3 干预方法
(1)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包括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宣讲、专业特色介绍等。(2)召开主题班会: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诚信教育等。(3)实例教育:由辅导员针对个别现象做针对性的实例教育。(4)发挥自律会社团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自律环境 1.4 统计方法
所有调查资料和数据在SPSS19.0中建立数据库,分析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大学生自律性基本现状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63.9%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自律性,包括能够爱护公物,不参与打架和赌博,能够使用文明用语等;54.5%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自律性,包括可以自主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考试不作弊等;48.7%具有良好的生活自律性,包括能够坚持打扫寝室卫生,不使用违禁电器,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不吸烟酗酒等。
2.2 不同年级学生自律性比较
本项目共调查270人,一年级新生的生活自律性明显低于高年级学生(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级大学生自律性的比较(n=270)
注:a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生活自律性P<0.05 b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学习自律性P<0.05 3 讨论
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自律性是指统招全日制大学生对行为的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表现。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自律性的总体水平不高,其中道德自律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学习和生活自律可以通过学校管理者的教育引导而发生一定变化,从而提高大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性,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专业知识,运用学生中间发生的事例进行宣讲和警示,从学生的优势入手,进行鼓励教育,以此种自律性带动整体自律性[2]。
总之,高校大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直接决定自律性的表现,目前针对大学生自律性不高的现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即对大学生自律性采用有效的培养对策,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环境影响与培养方法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 王宏伟.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影响.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5):102-103
[2] 邱普先.缺乏自律性的学生之特点及培养策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4,24(2):10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q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