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积极老龄化

2023-01-23 20:3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积极老龄化》,欢迎阅读!
人口老龄化,老龄化,背景,积极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积极老龄化

作者:刘曦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36



刘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北京 100048

要: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2000年至2020年,中国将转变为典型的老年人口国家。在之后的30年里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从健康老龄化理论转向积极老龄理论,并借鉴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资本,能够为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有力指导。积极老龄化理论超出了一般理论体系的范畴,其包含了从理论到政策计划,再到社会行动的系统集成,这是人口老龄化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积极老龄化的研究在我国尚

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面广且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整合,也缺乏一套完整的积极老化测量工具。

关键词:人口 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 老龄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C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198-01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进入21世纪以后,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题。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预测表明,到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最高峰值3.23亿,占总人口比将达23%左右。快速的人口老龄化正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1 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

国际人口学界、社会学界针对日益严重的快速老龄化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建构,于20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先后提出了“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理论

积极老龄化理论作为人口老龄化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出现为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有力指导。

1.1 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理论对于维护老年人口的基本健康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该理论暗含着两个消极观点:一是将老年人视为社会的负担,而非社会的宝贵财富;二是从老年人需要的视角来看待老年人口的健康,而非老年人口的社会权利视角。

1.2 积极老龄化

2002年积极心理学运动盛行,世界老龄化大会提出积极老龄化概念,较之健康老龄化理论它拥有更丰富的理论内容、政策框架和行动计划。积极老化从根本上挑战了老化的刻板印象,强调老年人仍可利用自身优势像以前一样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断完善自我,创造价值。实现了以需要为基础转变为以权利为基础的根本性跨越。

2 积极老龄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积极老化的研究起步比我国早。Gergen2001)等研究阐述了老年人老来有用的思想,并通过分析不同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得出老年人个体幸福模型。Hori2006)认为老年人的学习对老化有着积极的贡献。Shenfil2009)通过对9个国家老年人的研究提出老年社区的建立有助于老年人的晚年幸福。Woo2008)的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对老年人积极老化的影响。

在国内,30年间共有269篇文献围绕老年心理健康、老年疾病心理分析、老年心理及其问题这三大主题展开。主要针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进行论述,并分析家庭、婚姻、体育活动、代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离退休的心理反应等内容。

3 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性

在传统观念里,疾病、失能、孤独、情绪低落等负性描述往往与老年群体相联。然而,大研究表明:老年人对生活的积极度、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要高于年轻人。积极老化理论的核心理念为“健康、参与和保障”三大支柱,这与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的观点是一致的。积极老龄化的概念致力于社会参与的权力还给老年人,将老年人从社会问题的制造者变成问题的解决者。让老年群体从根本上获得了与中青年的同一性。

积极老龄化强调老年人有能力应对老年期的各项任务,可以有效地通过合理分配利用资源来进行情绪调节。崔鸣迪(2012)等认为认知重评策略、亲子支持和积极的社会参与是实现积极老化的有效途径。苗元江(2013)也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成功标准包括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主观健康、客观健康。而这种健康则需要社会关系资源、积极心理状态、身体健康以及社会活动的参与这四种影响因素共同参与配合才能达到。

4 结语

积极老龄化理论改变了以往人们的传统观点,强调老年人是被忽视的宝贵的社会资源,他们可以健康地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公共事务,将依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者。积极老龄化理论超出了一般理论体系的范畴,其包含了从理论到政策计划,再到社会行动的系统集成,这是人口老龄化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积极老龄化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面广且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整合,也缺乏一套完整的积极老化测量工具,在具体的政策制定、框架建构、操作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作为依据。

参考文献

[1] .人口社会[M].北京大学出版,2006165.

[2] 极老龄化,从战略到行动[J]科技智囊,2011(10):8-20,22.

[3]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81-87.

[4] Gergen MMGergen KJ. Positive aging: new images for a new age[J].Ageing International200127):3-23.

[5] Hori S.Third-age education in Canada and Japan attitudes toward aging and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J].Edu Gerontol2006(32):463-481.


[6] Shenfil S.Pathways to positive aging:a program to build an aging-friendly community[J].J Am Soc Aging2009(33):82-84.

[7] 元江,胡敏,高红英.积极老化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915-4918.

[8] 鸣迪,王宛芳,傅丽萍.积极老化及其实现途径探析[J].医学哲学2012,33(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oe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