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

2023-04-22 15:48: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欢迎阅读!
活动性,华师大,上册,教案,顺序
科学-下册-打印版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

2.技能目标:进一步掌握金属和酸反应的操作技能和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和推理能力。

3.通过学习金属活动性性顺序,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实验的设计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教学准备:

稀硫酸、锌粒、铝片、铁屑、镁条、铜片、带支管的试管、烧杯、橡皮管、导管、钟表、氯化铝溶液、硝酸锌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托盘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化学反应有快有慢,研究不同金属的活泼性强弱,具有实际的意义。例如,在实验中,用活泼金属跟稀硫酸或稀盐酸作用制取氢气的反应,既不能太快,又不能太慢,必须选择快慢适宜的反应,否则,就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怎样研究锌、铝、铁、镁、铜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呢?

二、探究新知: 1.猜想假设:

思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金属的活动性表现在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速度快慢或能否跟某些盐发生置换反应等方面。

那么,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证实呢? 2.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


科学-下册-打印版

方案一:

A.在一支带支管的试管内注入3毫升稀硫酸,将支管与导管相连接,并把导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

B.取一片表面光亮洁净的锌片,投入试管中,立即用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紧。观察计算并记录30秒内烧杯里冒出水面的氢气泡数目。

C.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洁净的镁片、铝片、铜片和铁片,代替锌片重复以上实验。 D.比较上述这四种金属在30秒内的氢气泡数目,就可以知道这四种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相对快慢。

镁、铝、锌、铁,铜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顺序:镁;铝、锌、铁、铜(不反应)

方案二:

a把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然后取出,观察铁片表面是否发生变化,并用天平测出溶液的质量有无发生变化,如有,则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B.上述同样的方法,相同条件,尝试把锌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铝片插入ZnNO32

溶液,镁条插入AlCl3溶液,看它们的表面有无发生变化。这样就可知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得出结论:

结论:活动性顺序为:Mg>AI>Zn>Fe>Cu 4.思维延伸:

然后,请分别用不同方案的学生简单表述自己的方法和结论,让全体同学在积极地探索过程中,很自然地得出结论: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能证实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都是:Mg>Al>Zn>Fe>Cu

学生思考讨论:两种方案的结论是否一样?为什么?请分析原因? 讲述:经过人们长期的实践,总结出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顺序。 板书: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dR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