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纪录片对本土文化的影响

2023-03-29 10:4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文纪录片对本土文化的影响》,欢迎阅读!
纪录片,本土,人文,影响,文化


人文纪录片对本土文化的影响

摘要 记录片与文化的关系本就是密不可分的,在特定的文化背景环境中,才会衍生出相应的纪录片题材。最终纪录片又将反作用于文化文化产生影响。任何一部自制人文纪录片,都是发源于本土文化的土壤,最终又对本土文化产生记录、传承、发扬的作用。



关键词 纪录片;本土文化;作用力;传承;文化平衡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掀起中国饮食文化的热潮。有人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不光用让人垂涎三尺的镜头和富有感情的解说,诠释了中国的美食;更从中渗透着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以及中国人的质朴与智慧。《舌尖上的中国》是在介绍中国的美食,但更是在昭示着令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骄傲的中国文化



记录片与文化的关系本就是密不可分的,在特定的文化背景环境中,才会衍生出相应的纪录片题材。最终纪录片又将反作用于文化文化产生影响。任何一部自制人文纪录片,都是发源于本土文化的土壤,最终又对本土文化产生记录、传承、发扬的作用。下面就以吉林市电视台自制的三集纪录片《大江舒卷翰墨风》为例,浅析这种作用。



1 纪录片是本土文化环境的直观再现

北国江城吉林市兴建于清朝,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被清朝皇帝尊为兴之地。因为清朝帝王的重视,在清朝文化学习盛行的背景下,江城的书法历史拉开序幕,日益盛行。清朝先后有六位帝王为吉林市这块龙兴之地书写了16块御题匾额,奠定了吉林市在书法历史中的地位。



2012526日,在吉林市艺术中心,中国书协理事、研究部主任张陆一宣读了中国书协关于命名吉林市为中国书法城的决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书记处书记赵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顾问段成桂共同向吉林市颁发中国书法城牌匾。



借助这样一个契机,吉林市电视台成立了《大江舒卷翰墨风》摄制组,用影像和声音展现吉林市的书法历史文脉。《大江舒卷翰墨风》这部三集文化纪录片的诞生,正是吉林市这座城市深厚的书法文化底蕴的直观反映。



2 纪录片对本土文化的保存记录作用

纪录片对文化的这一影响,也直接体现了它的历史资料价值。依靠旧时的文献和前人的评价,我们无法想象出那些曾经现实存在的过去,包括环境和环境中人物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纪录片的应用历史从书香弥漫的白纸黑字的束缚中一跃而出,依靠还原、再现等各种手段生动地还原,影像无法隐藏的直观性是




再生动的文字叙述都难以企及的。



每一个纪录片人应该利用摄像机为历史记录下我们这个时代,记录下我们的思考,同时也记录下我们的热情。正如中国纪录片人宣言所说:为时代立传,历史传承。传承文化,连接未来,生命不息,使命不止。把现在的事实记录下来就是明天的历史资料影视纪录片为已经流逝的岁月存储了巨量珍贵的影像文献,从传播人类文明的意义上说,纪录片功莫



大焉。

《大江舒卷翰墨风》取材于吉林市城市深厚的书法历史文化这部片子对这文化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以还原再现的方式,记录下吉林市书法文化的兴盛变迁。这部片子,以书法为连贯全篇的主线,从赋予了吉林市江城之称的《松花江放船歌》被不同墨韵书写而展开,通篇介绍这个城市的书法历史文脉,介绍书法名人背后的历史故事,也在通篇记录讲述这个城市的建城历史城市发展变迁史。这些或精彩、或震撼的同期影像记录,必将成为日后珍贵的历史资料



3 纪录片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发扬作用

不可否认,文化很容易因为时间的推移、历史环境的改变等因素而产生变迁,造成地域文化消失或另一种文化移入。受全媒体传播的影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信息空间中广泛传播,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接受者所吸收、融合,这成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国家的文化倾销文化侵略。它的后果就是摧毁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体系以及文化传承,丧失了每一个地区所独具的文化力。



而根植于本土文化人文纪录片,在纪录片本身传播的过程中,也将片子本身所记录的文化信息传扬出去。据央视统计,我国目前国产纪录片年约11000时,其中纪录片栏目约3800小时,自制纪录片约5000小时,纪录片作品约1200小时。这些片子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在一次次的传播过程中得以



传承。

就如同《大江舒卷翰墨风》,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段盛景记忆,更有一条富赡深邃的历史文脉铺展开来。通过这部片子,我们知道了吉林市的建城历史知道了江城名字的由来;知道了这座曾经的边陲小镇,如何从尚武的渔猎文化转变成如今翰墨飘香的书法名城;知道了白山书院开天辟地的意义,也知道了崇文书院历史上所承载的作用;更懂得了吉林市同时拥有成多禄、金意庵、刘廼中三座书法大家艺术馆,是多么难得的瑰宝。



没有传承就没有文化吉林市优秀的文化土壤培养出许多书法艺术家,良好的传承教育氛围,使得书法在吉林市拥有越来越广泛地群众基础,结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硕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Pf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