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欢迎阅读!
老师也有情绪
情绪是个很复杂的心理过程,常指人从事某项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也是伴随着复杂的无条件反射而产生的种种体验,以往的经验告诉人们,情绪的波动大都受情绪影响。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教师的情绪有其共性,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教师的情绪又有其个性。
教师的情绪若调节不好,会产生种种身心问题,如,焦虑、身心疲惫、健忘、消化紊乱、易发怒、想处罚学生、抑郁、悲伤等等。这样,不仅伤害自己的身心,而且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学生的自尊,有的老师只要情绪一来,就什么都顾不得了,什么难听的话都敢说,什么伤人的话都敢骂,语言暴力随之形成。
教师也是普通的人,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当中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老师在上课时也往往受情绪的影响.比如年轻教师谈恋爱,和朋友闹矛盾,就容易把情绪带到课堂上,学生表现稍不满意就有可能成为导火索,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这也即心理学中的“情绪转移”。个别老师因为学生的一点过失,罚学生吃苍蝇,强迫学生互相打耳光,有的甚至往学生脸上刺字……
近年来,校园里偶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 案例一:2005年3月18日,慈溪市某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因背地里叫老师“太监”,被得知情况的老师逐个扇了耳光。老师的做法引起家长们的不满,.把自己推到被动的地步,当晚就有家长向学校领导反映了此事。打学生的老师已被学校停职。
案例二:济南市有两位三年级小学生,课余玩闹时掀了女同学的裙子,班主任让两个小家伙站在全班同学面前,愤怒地将其斥责为“流氓”。两个八九岁的小孩子从此经常遭到同学的讥笑。
案例三:丁瑞婷 女 15岁 重庆市实验中学9年级学生。2003年4月12日因教师汪惠清批评“你长的不漂亮,个子又矮,连当坐台小姐都不够资格.......”由于批评严厉,同时又用木板打其手脚。之后丁写了份遗书“我什么资格都没有,我走了。我恨透了这个社会,我永远都不想回到这个社会了......”最后跳楼自杀。
这些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之后 ,相应的老师受到的不同的处罚,停职,开除,有的甚至自杀,闹得沸沸扬扬,造成很恶劣的社会影响,如此恶性循环,师生关系会越来越紧张,教师的工作效率会越来越低,因而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教师的自我情绪调节非常重要。
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部分教师的确存在着不健康的的心理问题,这与教师职业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等级要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而且,人们通过对大量体罚事件的剖析所示,绝大多数体罚并不是由于教师的师德差而造成的,而是由于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焦虑过度,致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造成的,换言之,是由于教师心理问题所带来的。 一、重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 :
我们做事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件事情你重视他和不重视他,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肯定是不一
样的,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所以,作为一个老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得重视控制自己情绪的重要性,了解控制情绪对于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对于老师的发展都是重要的,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对于一个人成功智商占20%,情商占80%,
作为一名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情商能力,用这种能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促进和学生的沟通缩短和学生的距离,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种教育理论打破了过去所倡导的“以教为主”的思想,认为应该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从表面上看,教师的任务好像减轻了,但实际上,教师的担子更重了。课堂时间短短四十分钟,还要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一方面要求教师以最充分的备课、最精炼的语言、最饱满的激情将学生导入课堂,上好一节课不难,但要持之以恒又谈何容易,教师的情绪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老师情绪失控的危害:
1.浪费时间,不能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老师上课情绪失控往往会占用时间来发泄情绪,课堂短短45(或40)分钟,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如果耽误一分钟,教学任务就可能完不成。轻则教育过程完全失败,重则把自己推到非常尴尬的境地。
心理学证明人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效率最高,而老师在愤怒等情绪下,讲授知识的
效果肯定比在愉悦的情况下差,也比情绪平静时差,甚至容易出现"不想讲了""过去算了"等想法,使讲课质量大打折扣。同样的道理,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的各种能力不能较好的发挥,学习效果也是差的。
2.老师失去威信,师生关系不协调
一个经常发火的老师肯定不是一个好老师。老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经常发火,甚至说出一
些情绪性极强的带有侮辱、讽刺的话,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全体学生,包括一些各方面都表现很好的大多数的学生,这样学生会认为老师不够宽容,是个小器的人,认为老师没有能力处理好师生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失去信心,师生关系陷入一片阴影当中。老师要记住,学生喜欢的老师是宽容而充满爱心的。 3、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学校是培养学生活泼、向上、民主、创新等健康人格的重要环境,而这种品质的获得首先以老师的言行作为示范,如果老师在多数时候都能表现出宽容、大度、并且能够平缓、温和、幽默的语气处理问题,整个教学环境是宽松、平和、充满爱心的。学生首先会佩服老师的这种人格魅力,而且不自觉的会将教师的这些行为和态度慢慢吸收,纳入自己的人格系统,即心理学上的认同感。相反,老师常常情绪失控,学生也逐渐变得暴躁。没有民主、平等、尊重的环境培养不出民主、平等、尊重的性格。
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看起来似乎简单,其实不然,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确确实实的解决好各方面的难题,如下式我个人的一点建议:
1: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有好的心态,也就是说,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踏踏实实的干好这份工作。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有认真对待的态度,即使只站一天的岗也要认真的站好这一岗。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就注定了 只能是无精打采。我们身边不乏怨天尤人的老师,轻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殊不知,他连教师都做不好,又能够做好什么?我们也听说过很多杰出人物是由教师这一行做起的。俗话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认真去做,就会有收获,有成就。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项充满人性关爱的事业,没有功利、没有私欲,神圣而纯洁。然而当前的教育却明显带上了一定的功利主义因素。有的老师关心的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成长,而是把学生当成满足自己功利心的工具。为了获取较高的升学率、平均分,为了让学生给自己争面子,教师一味地要求、强迫学生,不能容忍学生反叛自己,否则, 不能出成果,影响考试成绩, 评不上职称,对学生“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扭曲了的教师面貌,责难了情绪。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LX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