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制度的六大特性(精)

2022-11-01 08:0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好制度的六大特性(精)》,欢迎阅读!
六大,特性,制度
制度的六大特性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1所好的学校不仅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而且要有好的规章制度。因此,为了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每个学校都会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那么,什么样的规章制度才是好的规章制度呢?笔者认为,好的规章制度应当具有“6性”: 参与性 规章制度应该让广大教师参与制订。如果管理制度不考虑教师的发展需要,而是强加给他们,那么教师就会消极地对待这些制度。在制订管理制度时,管理者决不能把它当作个人意志的体现,而应让全体教师参与制度的制订、质疑以及修改。这样,学校管理制度讨论、制订的整个过程,也就成了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制度制订的过程,符合教师发展的需要。这样的管理制度是教师的1种主动追求,自然能够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公平性 学校的规章制度应当具有公平性。公平性要求普通教师做到的,行政领导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国家制定的法律,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亦是如此,如果只是用来约束普通教师,对行政领导根本没有约束力,那么就会变得苍白而无力,就会成为1纸空文。 比如,校门口立着“出入下车”的牌子,普通教师遵守得很好,1行政领导却视而不见;“不在办公室吸烟”的要求,普通教师都能做到,可1行政领导的办公室却经常烟雾缭绕。如此这样,普通教师又怎么可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呢? 科学 学校的规章制度应当具有科学性。有的学校不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适宜的规章制度,而是胡乱拼凑;有的学校怕麻烦,直接照搬别人的做法,采取拿来主义。这样的规章制度没能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自然不可能科学合理,也必然会产生种种矛盾。规章制度应当具科学性,应当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比如某校有私家车的教师比较多,就可以制订“停车停在自己的车位,且统1车头朝外”这1规定;某校有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年青教师比较多的话,就可以将作息制度作相应的变动,等等。 人文 学校的规章制度应当具有人文性。不少学校的规制度,满眼是不准、不能、禁止等生硬的词语,处处是1副冷冰冰的铁面孔,很难看到最好、宜、应该这样的比较温馨的词语。各项规章制度不准教师这样做,不准教师那样做,到底应该怎么样做却没给教师说明白。这些缺少人文性的规章制度为了省事,简单地进行硬性规定,而不去站在广大教师的角度1些软性规范,只知道“堵”,不注意“疏”,教师怎能不反感? 简明 学校的规章制度应当具有简明性。笔者曾经在1个省级规范化学校参观学习,其间发现他们仅教师办公管理方面的制度条文就不下10几种,里面的规定更是细致。比如该校“教师办公桌物品摆放要求” 的规定,给每位教师分发了1张示意图,对桌面每个角落该放什么都作了硬性规定。且不说这种规定是否科学,单就这些条款本身来讲,有必要这么详细吗?管理倒是规范了,可是这规范的背后我们失去了什么呢?“满足于管理而不顾到教育,这是对心智的压迫。”太多的条条框框,在限制教师行为的同时,也束缚了他们的个性发展。 持久性 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应该是持久的。规章制度不是1时的“权宜之计”,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各种检查的短期行为,而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管理者在制订管理制度时,不仅要把教师看成是“被管理

者”,同时也要努力使他们成为管理者,变“制度要我这样做”为“我应当这样做”。学校管理制度即使制定好之后,也不意味着它就是圣经,因为在具体管理实践过程中,如果发现其存在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还应该继续修改,也


就是说,学校规章制度应当与教师的主动发展同步,是1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中国教育报》2008722日第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Dd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