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诗歌的技巧

2022-10-13 22:05: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朗诵诗歌的技巧》,欢迎阅读!
朗诵,诗歌,技巧
朗诵诗歌的技巧

【字体: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下面举三个例子谈谈诗歌朗诵的技巧 1《春晓》

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音量不要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2《我的“自白”书》

这是陈然同志被捕以后在特务们逼迫他写自白书时写的。这首诗既是一个共产党员崇高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又是对蒋家王朝必然灭亡的庄严宣判。全诗感情真挚,充满了激情,充分表现了先烈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我们在朗诵这首诗的时候,要表现出作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敌人极端蔑视的口气,语调要高昂有力。 第一节,两个“任”字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怕敌人毒刑拷打的坚强意志,要读得重些:“不需要”三个字的语气是坚定的:“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这个反问句,表示强调肯定的语气,“血”字的尾音要稍微拖长,并且往下降,表现出对敌人残酷屠杀的轻蔑。

第二节,“人”和“怕死鬼”形成对比,要读得稍重:“自白”的尾音要拖长,表示出是所谓的自白的意思:“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一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朗诵时要感情奔放,语调昂扬,要表现出共产党人誓与敌人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坚信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

如果我们能领会诗的意境,就能深刻感受作者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激起我们与诗的内容相应的感情,再恰当地掌握重音和停顿,朗诵时就会感情充沛,节奏鲜明,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


3《向日葵》

不知太阳上白天仰着脸——有啥秘密,瞧呀,瞅呀,引逗得你哟夜晚低着头——那么好奇?思来想去…… 这是一首歌谣诗,这首诗的想象很新颖、奇特,能充分展现少年儿童聪慧敏捷的思维特点,因而充满纯真稚嫩的儿童情趣。

这首诗开始就把向日葵拟人化了。由“我”向它提出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既是“我”的疑问,也会引起小听众认真地思索。朗诵这两句时,速度不能太快,要注意自然停顿,以引起小听众的思考。

“不知/太阳上/有啥/秘密”,这一句重音应落在“不知”、“秘密”上,“知”和“啥”两个字的尾音可以适当拖长。

第二句要强调“好奇”,需加重语气,“奇”字的尾音要渐弱。

第三句可以结合儿童的天真、顽皮表现出来,语调轻快,头部、眼神可适当转动。

最后一句要和第三句形成鲜明对比,速度放慢,语调轻缓,注意停顿,给小听众留下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总之,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朗诵古典诗文的方法

【字体:











在读古典诗文时,常常遇到有的字该不该读古音的问题。例如《阿房宫赋》“房”是读作fáng, 还是读作páng还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读xie还是读xia?不但在语文教学中引起争论,而且著名的朗诵艺术家也作出不同的处理,使人莫衷一是。

我主张,不管什么时代的诗文,一律按照今天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朗读。理由如下:

第一,除了人数是极个别的古音韵学家,任何人也不可能按照古代读音去把握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阿房宫赋》全文难道都用古音读吗?而如果只有“房”“正了音”其余的字都按普通话读,从语音系统的完整性来说是说不通的。 第二,既按古音读,就应该按照作品产生的时代的读音去读,就是说,《诗经》要按照先秦的读音,宋词要按照宋词的读音,诸如此类。这也难倒了不是古音韵学家的广大群众。而且,“阿房宫”是秦代建筑,《阿房宫赋》是唐代作品,那么这个“房”字到底该读秦代的音呢,还是该读唐代的音呢?这也颇令人费神。

第三,即便是读的人作到了全读古音,听的人谁又听得懂呢?如果是谁也不懂的朗读和朗诵,有什么意义呢? 第四,按普通话读古典诗文,会有个别地方不押韵的现象。这无妨大局。例如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古典诗词里原来的入声字如今也都可以按普通话读了。 因此,我建议语文教学和朗诵艺术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律按照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处理,事情就变得十分简单了。


正像王力先生在《诗经韵读》中所说:“我们并不要求大家用古音来读《诗经》,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我们读《诗经》主要是了解它的诗意,不是学习它的用韵,所以仍旧可以用今音去读,不过要心知其意,不要误以为无韵就好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Ax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