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生产计划流程制度

2023-03-06 05:0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编制生产计划流程制度》,欢迎阅读!
编制,流程,制度,计划,生产
编制生产计划流程制度



生产计划编制程序如图所示。

开始

准备编制生产计划

确定生产计划指标

分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

生产计划的综合平衡

正式编制生产计划

优化生产计划

结束



生产计划编制程序示意图

1.准备编制生产计划

编制生产计划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预测计划期的市场需求,核算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为确定生产计划提供相应的依据。这就需要确定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预测企业的外部环境条件,分析企业内部的生产条件,并对各种资料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综合分析。

2.确定生产计划指标

企业必须根据满足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和优化生产计划指标,具体包括表5-2中所列的四类指标。

3.分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

计算核定企业生产能力,安排好生产进度;确定生产任务,妥善安排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既要从时间上保证生产指标的实现,保证产销衔接,又要保证企业生产秩序的稳定。

1)分析供应能力。如果人力不足,则报告人力资源部,由其聘请或抽调人员补充;如果人力充足,则展开供应市场调查,组织货源。


2)分析技术能力。如果技术能力不足,则报告人力资源部,由其补充技术人员。 3)分析机器负荷能力。如果机器负荷能力不足,则由机电部编报设备购置申请。 4)分析人力负荷。如果人力不足,则报告人力资源部,由其补充人力 4生产计划的综合平衡

生产计划的制订一般先由计划部门提出初步指标方案,然后进行综合平衡,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矛盾,以达到社会需要与企业生产可能之间的相互平衡,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令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产计划的综合平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即测算企业设备、生产场地、生产面积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

2生产任务与劳动力的平衡,即测算劳动力的工种、等级、数量、劳动生产率水平生产任务的适应程度。

3生产任务与物资供应的平衡,即测算原材料、燃料、动力、外协件、外购件及工具等的供应数量、质量、品种、规格、供应时间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以及生产任务同材料消耗水平的适应程度。

4生产任务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即测算设计、工艺、工艺装备、设备维修、技术措施等与生产任务的适应和衔接程度。

5生产任务与资金占用的平衡。 5.正式编制生产计划

企业最终制订的生产计划必须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编制生产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 2)预计年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3计划年度产量、产值增长水平及产品出产进度安排。

4生产计划的各项子计划,主要包括原辅料采供计划、设备负荷与购置计划人力调度计划等。

5)实现计划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6)对各单位、各部门的要求。 6.优化生产计划

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综合平衡工作生产系统的运行提供一个优化的生产计划。所谓优化的生产计划,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7Q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