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中医儿科常考病之泄泻》,欢迎阅读!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中医儿科常考病之泄泻
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招聘考试考题举例:
患儿一天来暴泄不止,便稀如水,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自出,其症候:( ) A.风寒泻 B.脾虚泻 C.脾肾阳虚泻 D.泄泻伤阳 E.泄泻伤阴
【答案】C。解析:该题考察的是中医儿科学中泄泻一病,该病分为多种证型。小儿脾肾阳虚泻的特点是: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痦白,精神萎靡,睡时露晴,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与题干相符,所以该题选C。
泄泻是小儿的常见病,在考题中也经常出现。小儿发生泄泻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下面中公教育的资深讲师就将各种类型的小儿泄泻作一个总结,便于大家记忆。
1.湿热泻
症状: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2.风寒泻
症状: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3.伤食泻
症状: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暖气酸馒,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滞。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4.脾虚泻
症状: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5.脾肾阳虚泻
症状: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晴,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主方: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6.气阴两伤
症状:泻下过度,质稀如水,精神萎顿或心烦不安,目眶及囟门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主方:人参乌梅汤加减。 7.阴竭阳脱
症状: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尿少或无,四肢厥冷,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
治法: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主方: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o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