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生态环境教育主题活动---大自然中》,欢迎阅读!

中四班生态环境教育主题活动—大自然中
案例:
一天午后,我给孩子们看了一个动画,动画里放到了关于大自然景色的画面。孩子们看到动画里的妈妈和见见小朋友在海边玩。见见兴奋地拉着妈妈:妈妈你看,大海像一只皮球,滚来滚去。妈妈:大海怎么会像皮球呢?大海像绸缎一样,又像镜子一样。 分析:
我认为这是一件涉及到科学和语言的事件记录。妈妈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对孩子的身心是有益的。但当孩子看到大海兴奋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用比喻句说出大海像皮球的时候,妈妈却马上否定了孩子的说法。我觉得妈妈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在见见的眼里,他看到的大海的波浪是滚来滚去的,从孩子以前的经验来说,皮球就会滚来滚去,所以见见才会很兴奋的说,大海像皮球。在过程中见见去发现了探索了,所以对自己发现感到很兴奋。而在妈妈的眼里,大海怎么会像皮球呢?成人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比孩子丰富得多,所以妈妈为了追求知识和实际,否定了孩子。妈妈没想过这样会打击幼儿去探索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五大领域的科学领域中提到: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帮助幼儿不断的积累经验;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在科学领域的子领域的目标中还提到:孩子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食物和现象感兴趣;在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五大领域的语言领域中还提到: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措施:
我认为,妈妈带见见去接触大自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望是正确的,当见见捡到大海并兴奋的用比喻句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妈妈应该先表扬和赞赏见见的想法,然后和见见一起观察和探究:大海还像什么,为什么。鼓励孩子去想象去发现并且耐心的听见见的想法,走进孩子的世界,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见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妈妈应该做孩子积极倾听者,和孩子探究问题时应为幼儿提供轻松和欢快的交流环境,让孩子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去否定孩子,去限制孩子的想象,用自己的想法去禁锢孩子的思维,并把实际强加在孩子的想象力世界中。大自然的景色是美好的,作为家长要善于带孩子出去走走,开阔孩子的视野,大胆的向孩子介绍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一些名名胜古迹,孩子们在切身体验中获得经验,孩子是好模仿的,不知不觉中孩子们会有了新的想法,学会大自然的新语言,这是一种学习的好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W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