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多一点“正强化”》,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一点“正强化”
作者:房欲飞
来源:《莫愁·家教与成才》2013年第04期
强化是行为主义矫正行为经常用的方法,用专业的术语来说,强化是当一个行为发生以后,让行为主体体验到一个结果,从而引起行为发生频率的增加。
比如,有一天,宝宝突然主动洗自己的小手帕,妈妈及时给予了表扬和鼓励,表扬和鼓励就是洗手帕这个行为的结果,宝宝非常享受这个结果,从此更加积极地清洗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说,表扬和鼓励引起了洗手帕这个行为的增加。整个过程,妈妈用的就是“强化”的教育方法。
应该说,强化法对于学前期的宝宝来说,在行为矫正中容易“立竿见影”,很多家长也在有意无意地运用着这个方法,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也正是由于这种自发性,所以存在家长们误用强化的做法,下面谈谈“强化法”的有效运用问题。 一、科学理解“强化”的内涵
强化是一种功能性的行为,也就是说,你给宝宝的行为一个结果之后,只有这个结果引发了原有行为频率的增加或者积极的泛化,才能说你强化了宝宝的行为,反之,如果给宝宝的行为一个刺激后,他原有的行为没有更加积极,就不能说你在实施强化。
比如,一天,宝宝自己穿衣服起床,妈妈为了鼓励他,就给了宝宝一块巧克力。妈妈的行为是在对宝宝实施强化吗?显然不能,因为这个描述没有告诉我们妈妈行为的结果,如果那块巧克力不能引起宝宝主动穿衣服起床行为的增加,就不能说妈妈强化了宝宝的行为! 二、切莫掉进“负强化”的陷阱
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用刺激引起原有积极行为的频率增加;负强化却是最容易让人误解的概念,很多人都容易把负强化跟惩罚联系起来,其实这是两个差别很大的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负强化呢?
经常有家长抱怨宝宝脾气大,其实这个大脾气可能就是被妈妈负强化的结果。比如,我们可能比较熟悉这样一个场景:宝宝在玩积木的时候,把积木弄得到处都是,妈妈让他收拾,他就大发脾气,把家里弄得更乱。妈妈一看那阵势,心想算了,还不如自己收拾省心呢,于是就把宝宝弄乱的东西收拾了……这就是负强化!宝宝一发脾气,妈妈就自动放弃了让他收拾玩具的意图,以后宝宝就会以发脾气来逃避不想做的事情,或者以发脾气来达到自己的愿望。 三、教你玩转“强化”疗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