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海峡两岸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比较》,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海峡两岸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比较
作者:花筝 刁恒 陆卓轩 杨静宜 张哲宇 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07期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关系着“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大学本科生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本文以两岸两所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知名教育大学为样本,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为大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制订提供如下启示:(一)注重学生弹性发展需求,培养多元化人才;(二)重视家庭教育相关人才的培养;(三)调整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素养;(四)建构开放性多维度的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学前教育;培养模式;比较 一、研究背景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包括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模式、隐形壳课程形式、教学评价方式八个构成要素。[1]人才培养模式关系着“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大学本科生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2]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认真地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 更没有把这些要点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支撑,系统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材料中加以说明,其结果是人才培养方案缺少整体性,条理脉络不够清晰。
二、两岸学前教育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比较
本文将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出发,选择两岸培养模式中存在较大区别的要点,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毕业要求三个方面对两岸的现状进行对比。 (一)培养目标对比
两校人才培养目标都现了“高”、“精”、“专”三大特点,强调培养具备专业基础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规划,华中师范大学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包括幼儿教师、幼儿教育师资培训者、儿童传媒工作者、儿童早期社会服务、管理和研究人员等、研究生教育生源[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9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