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重修胡雪岩故居 》,欢迎阅读!

重修胡雪岩故居
作者: 薛家柱
来源:《杭州(下半月)》 2011年第1期
新世纪来临的2000年,杭州历史文物界做了两件大事:发掘雷峰塔地与重修胡雪岩故居,进一步提高了杭州在海内外的著名废。
我在胡雪岩故居边上足足住了7 8年。每天晨昏,要在元宝街、牛羊司巷多次进出。那时,元宝街两边是一片黑压压的高墙、乌瓦。因此,元宝街就成了杭州城内硕果仅存的一条清代石极路。尤其是深夜归来,在昏黄路灯下,犹如走在历史的隧道,体验着岁周的沧桑、时代的更迭、世事的剧蛮。
胡雪岩故居占地面积10. B亩,四四方方如同一座古城堡。东连牛羊司巷,南至元宝街,西接袁井巷,北靠望江路。唯独西北方向缺少一个角。据说这儿原来有家小剃头铺,胡雪岩想用重金将这个“角”的土地购到,可这个有几分“抗铁头”脾气的剃头匠就是不肯让。结果破了“风水”,胡雪岩在新建的豪宅只居住了8年左右(其中多数时间还在上海经商),就完金破落了。
别看整座故居范围似乎也不是太大;但里边房屋层层叠叠,完金如同选官,深不可测。里面的建筑和园林精美异常,什么红木厅哟、楠东厅哟、百狮楼哟、四面厅哟,老七间、新七间……除了京都生活区的楼房、厅堂、馆舍,西部还有一座“芝囤”,假山、池塘、拱桥、花东,再加亭台楼阁,如同人间仙景。
胡雪岩死了以后,故居开头抵押给朝廷大官文煜,后来卖给创办浙江学业银行的蒋家。红东厅、楠东厅拆除了,成为上海、杭州兴业银行的柜台。解放后,正厅和芝囤大部分租给了浙江财政干校,1958年在胡雪岩故居办起了杭州青年中学。
六十年代,胡雪岩故居由杭州市文化局接管,最早作为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以后又作为杭州话剧团、曲艺团、歌舞团等单位的团都。文化革命后期,为了安排一批老艺人的出路,文化局将这座胡雪岩故居送给了杭州刃具厂。
从此,胡雪岩故居成了大杂院,除了厂房,还是家属宿舍,竟住进135户人家。到处是煤炉、缸灶、马桶痰盂,杂乱无章。
新世纪伊始,为了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决定重修胡雪岩故居:当年搬迁,当年维修,在一年时间内修复完成,由当时杭州博物馆主持这项工程。
这项修复工程的难废很大。原有的建筑只保留着50%,而且大多是外墙、屋架,内部的结构已经作了很大改蛮。特别是“芝囤”假山砸了、池塘填了,建筑物几经蛮故,“抢救遗产,起死回生”,原先的一代名囤要金都恢复原来样子,谈何容易?
修复者从旧档案中,找到一幅7 920年的胡雪岩故居平面测绘图。这是当时留学意大利的工程师沈理源实地测绘的。测绘图上,故居每一间房屋的名称、编号和结构,以及花园、天井、池塘、假山的位置画得都非常清晰,连每一根柜子的桩础都标明得清清楚楚。这为故居的复原,提供了最科学的根据。
可原来的房屋是哈模样,用的是什么材质?还有待进一步推敲。他们就向社会征集有关胡雪岩故居的老照片。热心的市民还真不少,第一批征集到的照片约十几张。除了原胡庆余堂老职工60年代初拍摄的原“芝囤”的桥亭是风景照外,其他都是生活照。虽然有的照片仅仅把胡
雪岩故居作为背景,如原杭州青年中学有位学生提供了一枨少先队员入场式的旧照片,虽然是荡然无存的操场,但尚可根据围墙判断出正厅和部分后花园的位置。画家董杰先生提供了一张杭州艺训班第一届师生的合影,摄于1962年。但人太多了,遥挡住了“芝囤”内的景物,只看到高处的四照阁和树荫中的桥亭。董先生当年是艺训班学生,宿舍就在四照阁。他凭着画家彩象的记忆,默画出四照阁和轿亭以及芝囤的模样。
修复者还从北方买到一本《胡雪岩外传》。封面标的作者姓名为清代的“大桥式羽”,光绪二十九年(7903)由日本东京爱美社出版。但作者、出版社均是化名,经考证,作者大桥式羽,其实是淅江钱塘人陈搁(陈蝶仙),对抗州、对胡雪岩非常了解,连地方风俗的描写、语言风格等方面,都非常“杭州化”。这一本高胡雪岩死后不久出版的著作,能比较真实地记录了“芝囤”的重修过程,胡雪岩家庭情况以及故居的金貌。这种真实、详尽的描写,恰恰是故居修复者踏破铁鞋难以寻觅的殄责材料。
再经过大规模考古、清理,挖掘出来不少原建筑构件,当年胡雪岩故居的金貌就搁搁如生浮现在眼前。一切准备工作大体就绪,可以动工兴建了。
胡雪岩故居在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守“修旧如旧”原则。原来采用什么材料,现在也用什么材料。如红东厅、楠东厅,都千方百计搞到紫檀、酸技、花梨、银杏、南洋杉、中国榉和金丝楠东等高档名责材料。确属无法采购到的,则用相近的材料替代。本着“再现历史原貌,恢复故居原样”的原则,廷清能工巧匠,按照传统工艺施工,连建筑东构件的油彩装饰,也采用传统的原料和工艺。大到后花园硕大奇巧的太湖石,不惜工本到深山冷岙去寻觅,小到居室构件,远到东西南北去采购,力求与原来的近似。故居里里外外有1600多盏官灯,金按原样“克隆”,到苏州去定制。每到夜幕降临,红灯笼大放光明,火树银花,流光溢彩,恍然如同隔世,如同进入了人间仙景。
经过一年时间的紧张施工,胡雪岩故居终于修复完成。
胡雪岩故居从修复完成到正式开放,已十年了,真可谓观者如云、好评如潮。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来到杭州,大多都参观过胡雪岩故居。对故居修复工程给予很高评价。中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杨鸿勋等权威学者认为胡雪岩故居的修复工程,是修复古建筑的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成功范例,是文物修复的样极,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科技成果。我撰写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39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就在故居实地拍摄。让海内外广大人们了解这个红顶商人从发迹、鼎盛、衰败的惊心动魄一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58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