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年审征缴等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

2022-11-02 22:21: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年审征缴等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欢迎阅读!
保障金,征缴,年审,工作情况,残疾人
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年审征缴等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

***人联合会: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地方税务局、市***《关于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保障金年审征缴有关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的通知》(酒市***发〔2013116号)文件精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基本情况

(一)征收范围:***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依法设立的组织机构(以下简称用人单位)

(二)征收标准: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均按实际差额人数,以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全额,计算应缴纳的保障金。计算公式:单位应缴的保障金=(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1.5%-单位在职残疾职工数)×全县上年度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计费标准:33304元(是指在全县上年度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 (三)征收程序及征收手续:保障金按年征收,定期缴纳,每年4月为年审

业单位90户,共计427人,应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合计18万元。应审2012行政单位残保70个,已审行政单位70个,共计536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应代扣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合26万元,截止目前地税代征86000元。 三、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

尽管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已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大部分的用人单位未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我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仅38人。由于我县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薄弱,企业少,就业压力大。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在安排残疾人就业和缴纳残保金中选择后者。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县经济步伐的加快,就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就业形式更加严峻,用人单位不能充分安排残疾人就业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带头作用不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门槛较高,残疾人没有竞争优势;二是企业偏重考虑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工作岗位技能要求不断提高,残疾人较难胜任;三社会各用人单位为了适应社会竞争环境的需要,推动本单位、本部门的事业发展,他们往往在招聘用人时,对应聘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反观残疾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自身残疾的障碍,造成其知识水平、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使其只能从事简单、笨重的体力劳动。四是有的社会用人单位对残疾人有一定的歧视,决绝安置残疾人就业;社会认知度不够,企业和用人单位缺乏对残疾人的劳动能力和就业工作的足够理解,不肯录用残疾职工。 四、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残疾人就业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政策扶持等形式,来提高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有力地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把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与“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年”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将残疾人就业融入政府就业工作大局,将高校残疾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多种渠道安置残疾人就业38人,其中按比例就业3人,个体就业5人,集中就业3人,公益性岗位安置7人,牧农村其他形式就业20人。

通过引导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方式。对有创业愿望的残疾人,给予政策扶持,积极指导和帮助他们申请小额贷款,帮助解决个体经营创办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并开展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技能单一或没有技能,是当前绝大部分困难残疾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培训,先后举办了规模养殖、民族刺绣、串珠、十字绣、计算机实用技术、电器维修等各类培训班,让更多的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


五、存在的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我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管理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进一步促进了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企事业单位上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意识不强,上缴保障金不够主动,给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2.安置残疾人就业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个体户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不高,这既增加了我们征缴残保金的工作量和难度,对促进残疾人就业带来被动因素。

3.基数偏高,残保资金有限,就业创业、扶贫等方面投入不足。残疾人就业培训资金和就业培训软硬件设施投入力度不够,不能足额及时到位。

下一步,我们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残保金征收力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q6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