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饮食文化交流课设计论文

2022-08-11 16:5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泰饮食文化交流课设计论文》,欢迎阅读!
中泰,文化交流,饮食,论文,设计
中泰饮食文化交流课设计论文

概要: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食。”研究中泰饮食化的差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泰国的饮食文化特点,通过饮食文化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总结我们自己的饮食文化特征。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中泰饮食化的差异,在生活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在交流中做到游刃有余、有礼有节;在教学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更好地进行汉语教学 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指出了古代汉族的饮食结构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粮食在所有的饮食材料中处于首要地位。其中,南方主食水稻;北方则有栗、黍、麦、菽等。另外,在中国少部分种植玉米、青稞、高粱、土豆、红薯等杂粮。而地域特色以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的八大菜系为主。而中国很讲究烹调。烹调是制作菜肴的一项专门的技术,就是将经过加工整理的烹饪原料,用加热或加入调味品的综合方法,制成菜肴的一门技术。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烹调方法非常丰富,有煎、炒、炸、爆、熘、蒸、熏、烧、焖、扒、烩、炖、、涮、卤、煨等。这些美味的菜肴主要用铁锅铁铲烹饪,用瓷器和筷子来盛餐,进餐。

泰国与中国同属亚洲经济文化圈,一衣带水,饮食文化方面多多少少有些渊源,但又各具特色。本文把两国的饮食文化进行对比,面对来自泰国文化背景学习者,了解中泰饮食文化的差异有益于他们对汉语的深入学习,更有益于我国对泰的对外汉语教学。以下是研究之后的对比表格

一、对泰国学生的饮食文化教学分析

(一)对泰国学生的饮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及对比教学法运用 1文化教学及重要性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学好一种语言的同时也是学好这种语言相关的文化。美国语言学家拉多(1964)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文化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思想,因此要想更好地学习汉语,更深入的交流,就必须学好学习中国文化,而且完全脱离文化的语教学也是不存在的。

2、对比教学法的运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bH.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