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音乐律动》,欢迎阅读!
音乐律动的作用
一、 律动在幼儿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律动是以儿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训练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律动具有游戏性、表演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是儿童表达情绪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
律动以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对音乐的表现力,增强儿童感受乐曲的能力,体验音乐活动美的情趣,锻炼儿童动作的协调性,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律动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的问题。
二、 律动在幼儿教学中的教育价值的探究 律动在儿童的教学中具有以下教育价值: 1、帮助儿童理解。理解是表达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就不可能有完整、准确、自如的表达。要发展儿童的理解能力,就应当使儿童同时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动作及其他刺激,律动就是同时融合了各种刺激的一种活动,它可以很好地帮助儿童理解所学的知识。
2、帮助儿童记忆。所谓记忆,就是指对已学过或接触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过程。儿童的记忆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在逐渐发展;二是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三是形象记忆效果高于语词记忆效果,律动教学就符合儿童记忆的特点,合理地运用,可以帮助儿童记忆。 3、帮助儿童表达。情感发展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它关系到智能、性格、道德等各方面的发展。儿童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孩子们一旦拥有了快乐和开心,就能拥有自信、勇敢、合群和健康。
比如:幼儿高兴起来,有拍手的,有跺脚的,有拥抱的,甚至有拍桌子、摇椅子。但是,像拍桌子、摇椅子这些不文明的表达方式只会破坏气氛,影响活动。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不妨编一个《快乐律动》,把表达高兴的动作(鼓掌、相互击掌、撞胯等)融入律动中,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表达高兴的动作,并在不经意间正确的表现出来。
4、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幼儿时期可塑性强,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有位哲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趋早性、渐进性和反复性的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幼儿行为需要成人进行长期的、系统的、协调一致的教育,律动就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之一。例如:编一个《洗手律动》,教幼儿学会洗手,培养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编一个《彩笔宝宝上班律动》,教育幼儿不能乱扔彩笔和笔帽,养成正确拿、放彩笔的好习惯;编一个《礼貌律动》,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三、 科学合理地创编律动
律动艺术性较强,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创编律动要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题材的选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教育时机,提高教育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瞬间即逝的灵感启示,关注幼儿的需要,把幼儿感兴趣的、不易理解的、难以记住的、以及要求幼儿记住的事情编成律动,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和适当表达,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音乐的选择。音乐是律动的灵魂。选择或创编律动音乐首先要符合律动的内容,比如:《猪八戒律动》的音乐最好是诙谐、幽默的,《快乐律动》应该是明朗、欢快的。其次音乐要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富有感染力,让孩子听后能展开想象。律动音乐不宜过长,以8个小节为宜。 3、动作的创编。幼儿律动动作的创编要考虑到幼儿的生理、心理以及年龄特点,不能繁琐、复杂,要简单、重复,一遍音乐一个动作反复,便于幼儿记忆。 4、声音的参与。有声音参与的律动,可以让幼儿宣泄情感,幼儿更感兴趣,也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比如:《猪八戒律动》,第二节切西瓜,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切、切、切”,第三节吃西瓜,幼儿边做动作边说“啊呜!”,第四节肚子疼,幼儿边做动作边说“哎哟!”等等,有声音的参与,幼儿表演得更有劲头,积极性更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0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