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数据库的研究与实践》,欢迎阅读!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数据库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魏蔚,冯宁,徐学斌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6期
摘要:学校在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这其中一大部分是难得的特色文献资源,本文通过构建本校科研成果数据库的目的、意义、立项、研究内容以及建设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以期能有所启发和借鉴并推进本校特色数据库建设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数据库;图书馆;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83-02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数据库”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自建数据库,是图书馆学术研究的成果,教师科研成果是教师个人科研成果的反映,也是高职院校文献资源组成的重要部分。图书馆开发与建设本院教师科研成果数据库,是了解学院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学院前沿学科动向的有效载体,也是学院教学科研实力的系统展示。
一、科研成果数据库建设的意义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一所公立、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学校特色鲜明,人才培养卓有成效,社会服务影响广泛。科研、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教学科研模式,图书馆收集数量庞大、时效长的具有研究价值的本校师生的科研成果,具备了建设科研成果数据库的基础。
1.图书馆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信息化重要基地,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很重视购买数据库,但忽视了自建数据库的建设,能体现本校产学研等方面的数据库少之又少,特别是展现校内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数据库的建设决定着学院图书馆是否具有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和职能,也标志着学院学科建设的总体水平,使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队伍、专业建设。
2.学院科研工作的需要。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研科研氛围浓郁,累计承担国家级、省级教科研项目736项,发表学术论文7600余篇;出版国家级、省级教材和专著800多部[1]。随着
学院科学研究的日益深入,教师和科研人员都期待图书馆能建设展现本校科研特色的数数据库。
3.示范院校建设的需要。2013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特别是学校在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这其中一大部分是难得的特色文献资源,这些成果尚没有一个系统展示的地方,所以通过建立科研成果数据库,展示本校教职工的著作、课题成果、发表的论文等,为教师和学生及其他科研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二、立项与研究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成果数据库的建设及应用研究”课题是2013年度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经过两年的研究和开发,完成了项目并验收。1.项目人员组成。图书馆组成项目课题小组,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代码编写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承担,原始数据录入、程序调试、系统测试由技术部馆员承担,搜集、整理相关材料由流通部馆员承担,大家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推进项目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2.项目研究。(1)利用中国知网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下载本院教师的学术论文。(2)使用扫描仪扫描知网上没有的,扫描该论文发表的原刊中相关的学术论文,使之数据化。(3)将收集的论文按主题词、责任者、题名、分类号、关键词、ISBN、ISSN、出版社等搜索项整理成字段格式。(4)收集著作全文、科研课题、报纸等各种文献进行图像扫描和处理、转换并识别、编改并校对,并对生成的电子文档进行数据标引、分类等数字化加工、整理,使之有序化,最终形成“科技成果数据库”。
3.界面设计。数据库有较全的检索功能,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下载全部,数据库界面简洁、统一、实用、易用。
三、数据库技术与构成
(一)数据库系统
1.系统平台:前端页面:采用div+css+javascript工具:Dreamweaver服务器端程序设计(Web服务器:tomcat,开发环境jsp+jbuilder)数据库采用mysql开发语言:java
2.前台页面设计过程:当用户选择不同的文献类型时,我们需要检索途径与级别列表框中显示的内容是不同的。当用户选择“期刊”,检索途径后面列表框内容应显示:题名、作者、关键词、刊名、ISSN、CN、出版社、分类号,级别后面应显示:所有、普通、核心;如果用户选择的是“科研课题”,检索途径后面应该显示:课题名称或编号、负责人、所在单位、批准单位,级别后面应显示:所有国家级、省级、院级;
(二)数据库查询
1.单一查询。单一查询即输入关键词,查询数据库中的所有信息,并将与之相关的条目显示出来。
2.标准查询。就是用户可以设置查询的文献类型、级别、时间范围及一页显示的条目数,根据用户的设置进行查询并显示相应结果。其中文献类型包括:科研课题、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其他。级别包括:国家级、省级、校级等。
(三)数据库构成
黄冈职院科技成果数据库由教师学术论文库、科研课题库、校内报刊资源库、专著与教材库、音像资源库、其他成果等六个子数据库组成:
1.教师学术论文库。收集学院所有教师的学术论文资料,利用中国知网搜集这部分教师的学术论文信息入数据库。
2.科研课题库。收集学院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科研课题,向外界介绍我院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学术实践信息。
3.校内报刊资源库。收集学院自办的各类报纸整合上网,校报记录的就是一部学校发展史,是介绍学校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院从一个普通高职院校到国家骨干院校期间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4.专著与教材数据库。收集学院教师撰写出版的专著、部分优秀教材书目和部分全文进行整合并在网上发布。
5.音像资源库。收集学院教师课件、教学视频和其他视频资源。
6.其他成果库。收集学院师生专利发明和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大赛获奖项目、创新设计等。
四、数据库成效与不足
(一)数据库建设成效
1.黄冈职院科技成果数据库有良好的数据设计平台和技术支撑,文献检索全面、快捷、系统、高效。2.黄冈职院科技成果数据库的建成和使用,满足了学习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打造方便学习者时时学处处学的学习超市。
3.黄冈职院科技成果数据库建成后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图书馆网站点击率不断创历史新高,进一步丰富了学习型校园文化,推动了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数据库建设的不足
1.分析功能不足,如果能从动态走势和数量的角度,观察本校某学科的科研状况,分析本校科研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就更好了。
2.统计功能不足,还不能提供各个学院论文数量、排名等统计数据,也不能用图表直观反映。
3.数据利用不够充分,没有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为领导制定相应的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五、结语
黄冈职院科技成果数据库建成后不仅丰富了馆藏,还为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突出本院的学科特色,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但是应该看到我们的数据库建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及时更新和完善数据库,使其稳定运行,同时与学院各学科带头人建立联系,掌握学院科研和教学的进展情况,利用数据库开展个性化服务,提高数据库使用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r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