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德育教育及对家庭教育启示》,欢迎阅读!
![德育教育,家庭教育,启示,家庭](/static/wddqxz/img/rand/big_37.jpg)
家庭德育教育及对家庭教育启示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学者,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家庭教育家.他不仅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教育理论,而且还将它实施与家庭教育中.他言传身教,精心培养,把自己一生治学处世为人的经验教给孩子们,使他们个个爱国,个个有长进.
这与他日常的德育教育是分不开的.梁启超对子女的德育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非常成功的一局部.尤其在独生子女为主的现代社会,梁启超成功的德育教育给今天的父母提供了厚重的借鉴.
一、梁启超家庭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内容1.热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梁启超教育子女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孩子们小时,他给他们讲中外历史上爱国英雄的故事.他常常让孩子们围坐在小圆桌旁,一边怡然自得地喝着酒,一边绘声绘色地讲.孩子们远渡重洋到海外求学后,他也从不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对学什么和学成后做什么,他都要结合国家的需要通盘考虑,精心筹划,希望他们以自己的专长报效国家.梁启超有九个孩子,有七个留学海外,成绩优异,学贯中西,他们完全有条件进入西方上流社会,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没有一人留在国外,学成后即回国以所学报效祖国.
2 .吃苦的思想.民国时期,梁家已进入了上层社会,但是梁启超希望子女们养成寒土
家风〞.他常常教育他们要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不要在意物质享受.当他得知长女思顺抱怨加拿大的生活条件时,就写信告诫她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梁思成夫妇回国后他就告诫他俩要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锻炼自己.他教导思忠不要消磨志气.£个人假设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灭志
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样会消磨志气.〞在孩子面前,他给自己定下
诫律,说: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梁启超要他们热爱生活,勤俭节约.
3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但问耕耘〞的敬业思想.梁启超总是教导儿女们要努力学习,
积极工作,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1 927年2月16日,他在?给孩子们书?中又说:将来成就如何,现
在想他那么甚?着急他那么甚?一面不可骄傲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 水平去做,做到那里是那里,如此那么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奉献.我一
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二、梁启超家庭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方法1.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思想.梁启超不仅是孩子们的父亲,更是孩子们的朋友.
在家中,他从不摆出一副家长面孔,强迫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做事.他对儿女温和亲切,是他们的朋友.在家书中,他敞开心扉,什么都谈,自己的想法、工作情况、心理状态、生活困难,都向儿女倾诉.假设有什么想法和意见,绝不强加于儿女身上而是平等地与儿女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正由于他尊重儿女的选择和决定,所以他的儿女也能把自己所想做的、所想学的、所想说的全部告诉父母,并征求父母的意见.这种民主和平等的做法,从他的家书中,可以明显的看得出来.
2 .趣味主义的思想.梁启超是个趣味主义者,他教诲子女,无论做学问还是生活,都
要有广泛浓厚的兴趣,只有兴趣盎然,才能保持不厌不倦〞的精
神.兴趣,是生活的源泉和动力.后来,梁启超的九个子女没有一个做官,他们各有专长,是个个领域的专家学者.
3 .精神奖励,寓教于奖.梁启超非常尊重子女的兴趣和选择,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
自由选择.不管孩子是喜欢学建筑、考古,还是喜欢搞图书管理,他都表示赞同.
孩子有进步,父母一般都会表扬或给物质奖励.梁启超也不例外,他的奖励都是亲手写的字,从无钱财之类.他曾经根据谢国桢老师给梁家学生的成绩评分,奖给一子二女每人一副小对联,儿子思达由于成绩突出另加两幅字.思达兄妹将父亲的字作为座右铭,高悬室中.梁启超用这些字作奖励,正是他精神奖励,寓教于奖〞的教育思想的表达.
4 .在孩子的学习和做人方面严格要求.
有一次,次子思永和一位小朋友扭打起来,虽然是那位小朋友的过错,但梁启超仍然严厉地批评了思永,并提出三个问题让思永反思:一是有没有必要打架?二是怎样与对方和好如初?三是再碰上这类事应该怎么处理?在思永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e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