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投入与外国对比

2022-11-30 21:17: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教育投入与外国对比》,欢迎阅读!
对比,投入,外国,我国,教育
国际比较显示中国教育投入偏低

20120912 10:00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学生人均投入绝对值低、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 【财新网】(特派伦敦记者 张翃)据经合组织OECD911日发布的《教育一览2012》(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2),中国的教育投入仍偏低,体现在学生人均投入绝对值低、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

2008年(最新数据年),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人均教育投入是1593元,不仅低于所有OECD国家,也低于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其他“金砖”国家。巴西的这一数字是2416美元,俄罗斯是4878美元。公立教育机构中学生人均教育投入最高的是瑞士,14977美元和美国的14923美元。

高等教育阶段,2008年中国学生人均投入是4550美元,而OECD国家平均13717美元,美国是29910美元。

2008年,中国用于公立教育机构的直接公共支出只占GDP3.3%。相比之下,OECD国家平均水平是5.9%OECD中的21个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是5.5%,美国是7.2% 不过,按照教育投入占公共支出的比例算,中国较发达国家为高。2008年,中国公共支出中有16.3%用于教育。相比之下,2009OECD国家平均水平是13.0%,其中美国是13.1% OECD21个欧盟国平均水平是11.5%

若将人均教育投入与人均GDP相比,中国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接近。2008年,中国用于(小学至大学)学生人均教育投入占人均GDP27%,与OECD均水平相当。美国2008年的这一比例是32%

中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人均投入则占人均GDP76%,高于美国的64%OECD平均水平的41%

OECD秘书长教育政策特别顾问史雷彻(Andreas Schleicher)在伦敦的发布会上说,对OECD国家的综合研究表明,教育公共投入不仅有利于受教育者未来收入的提高,也有利于政府,因为收入提高后缴纳的收入税也更高。从这个角度看,公共部门对教育投资有较高的回报率。

“与人均GDP类似的国家相比,中国在不少方面遥遥领先,比如普及的小学教育、近乎普及的中学教育,动用了大量资源用于高等教育。”史雷彻对财新记者说。

但说到中国突出的问题,“中国的高等教育社会和就业市场需求非常不匹配,缩减这个技术匹配方面的鸿沟,我想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在教育结构上,他指出:“中国在学术教育方面做的很不错,但职业教育的提高空间还比较大。职业教育的需求很大,但供给却很低。” 他认为,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结构性的错配,“最大的障碍不在政府,而是因为人们相信高等教育,相信大学。”事实上,这种对高学历的追求也出现在日本和韩国,但结果不一定有利于就业。

OECD的两个东亚国家(韩国和日本)是 2534岁年龄段成年人高等教育率最高的,分别约为63%55%。中国这一比例是18%


据已有最新数据(截至2000年),2564岁的中国成年人中只有不到5%有高等教育以上学历。不过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后,这个比例应该有较大提升。然而对比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31%的比例,还是有较大差距。

2000年的数据看来,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更多是B类高等教育(相当于专科),但在OECD国家,约有61%的成年人是进入A类高等教育(相当于本科)。

2000年,中国成年人中拥有高中及同等学历(高等教育学历除外)的成年人比例只有18%,而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是75% 中国留学生最多

2010年,OECD国家的外国留学生中,中国学生的比例最高,为18.7%。中国留学生的第一大目的地是美国19.9%其次是澳大利亚13.8%日本13.6%英国(9.8%)、韩国(7.2%)、加拿大(5.6%)、法国(3.9%)、德国(3.8%和新西兰(2.3%)。

反过来,调查所至的42个国家的留学生中,只有1.8%在中国学习 问道哪个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更好,史雷彻说:“许多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到美国去留学,但从投入产出的价值来说,美国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留学目的地。”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的一些国家,教育投入在就业市场的回报方面看,可能比美国更“合算”。

他还说,虽然过去美国无疑是教育的佼佼者,但“世界已经变了很多”,其他许多国家,包括在亚洲,比如日本等,教育体系也非常好。 男女比例较均衡

完成高中教育的男女生比例方面,中国的男女差异小于OECD国家平均值,也小于美国、OECD21个欧盟国家的平均。2010年,70%的女生读完了高中男生的这个比例是69%。在美国,男女生的高中完成率分别是73%81%OECD21个欧盟国家男女生该比例分别是84%90%

但在高等教育阶段,中国的性别差异大于OECD国家的平均。OECD国家加起来,有59%的本科毕业生是女性。中国的本科毕业生中女性占47%。获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不过研究生中女性比例44%OECD国家的平均值46%接近。

中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教师中,55%是女性。这个性别比例比大部分OECD国家都要平衡。OECD国家中,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教员是女性。不过与世界普遍情况相同,中国的教师队伍中女性比例随教育阶段而下降。中国的学前教育教师97.2%都是女性,小学教师57.6%是女性,初中教师48.9%是女性,高47.6%,高等教育以上44.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1q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