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资本主义社会

2023-01-15 06:3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后资本主义社会》,欢迎阅读!
资本主义,社会
“后”时代,知识社会

————读《后资本主义社会》有感 浅读《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我看到德鲁克大师对当前正在发生的世界主要变化进行了透彻与深刻的分析,展现了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社会经济、企业和政治。同时,这些分析解释了我们如何从一个基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的社会转向一个以知识作为主要资源、组织作为基本结构的社会

短短几十年时间,社会自行重组其世界观、价值观、社会政治架构、技术和重要部门。如今我们就处于这样的变革中。这场变革孕育了“后资本主义社会。可称为“后”的时代是转型期,所以不会长久。未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要看我们如何响应这段转型期的挑战。这要靠知识领袖、企业领袖、政治领袖的智慧,还要靠每个人的行动。尽管未来尚不明朗,但我们可以肯定,现在正是创造未来的时刻;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而现在正是行动的时刻。

德鲁克在书中一直提到“知识”,我想其想法和思路是很简单明确的。他认为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传统的对于知识的理解归根到底无非两种:一种认为知识的唯一功能是自知之明,即人的智力、道德和精神的发展。另一种认为知识的目的是使掌握知识的人知道说什么和怎样说,从而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前者把知识当作走向启蒙和智慧的途径;后者把知识当作逻辑、语法和修辞,取得世间成功的方式。传统的知识概念,要么用于自我完善,要么用于社会调适,从来不包括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德鲁克主要通过介绍和分析从18世纪初发生的三次大转变,以阐述知识于世界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推动作用。第一次是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随着掌握机器技能的需要,把个体经验传授方式改变成标准化技术培训,技能转化成了技术知识;第二次是在生产力革命的背景下,对于工作效益的追求,导致知识再由单纯技术转向系统运作;第三次是在管理革命、信息化革命的背景下,知识作为生产诸要素里最关键的资源,知识正在被应用于知识,以知识寻求知识。他把即将到来的社会称为“学科社会,主张赋予专门化知识以权力。以专门化的知识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基础。德鲁克对知识的看法很有代表性,这足以引起我们对“知识形态”的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重视科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强化军事政治发展经济教育争夺科技人才,抢占科技制高点。它们把科技的地位和作用放到国家利益的全局来考虑,在战略上日益重视发展科技利用现代科技革命提供的机遇,经济优先、民用为主、军民结合为原则,大力发展原子能、电子信息等能将科技经济市场紧密结合的高新技术,争夺科技优势,以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有利国际地位。


我想说,正是人们对知识的认识有了极大的进步,才会有无数的人力和资源被源源不断地投入到对科技的开发中去,社会才会在科技的进步中得以进化,升华。当今的世界已经不再仅仅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所支配的资本主义社会了,知识已俨然成为社会的主宰,已成为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标杆。

但仔细观察知识的特点,文明又可以把知识细分为科技型知识和人文型知识。这两种文化犹如两个信奉不同的图腾、掌握不同的符号语言的部落,共处在大学空间里。这两个部落竞争着话语权力和资源,它们的知识活动完全不同。前者是知识生产后者是知识生活。可是与此同时,两种知识文化却产生了一种失衡。科技知识与管理权力的结合,形成了对于人文知识创造活动的高度控制。规划课题、量化指标、评奖机制、动态监控、规范评估,这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正在把人文知识部落彻底改造成话语工厂,人文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在表面的学术繁荣之下,智慧和独立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压抑。人文知识活动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依赖于社会资源的权力分配。对于现状,我们无法改变,其中涉及的各方利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这种失衡会给社会带来何等危害时,文明才会想人文社会的强大力量吧。

初读此书,给我的感觉很枯燥,但它讲述的确实不折不扣的现实,这是德鲁克大师留给文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我们认识当今社会的一把启门钥匙。

090140776 09社保 郁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wX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