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微课程的“点“线“面

2023-01-15 23:1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微课程的“点“线“面》,欢迎阅读!
幼儿园,课程
【摘要】微课程幼儿课程游戏化这个大背景下,以寻找孩子的一个兴趣点切入,入手,以入戏,从而拉近孩子与真实生活的距离。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活动中要不断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利用游戏活动把兴趣点连成线,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在一日活动中贯穿起来,从而开展短小灵活的游戏式的微课程活动。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微课程;兴趣点

教学教育观念日新月异的时代,微课程在各学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幼儿也不甘落后,紧追其后,加入到微课程的使用大军中来。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我园紧跟微课程教学教育理念,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始尝试微课程开发,以及微课程的游戏模式设计。具体实践与探索如下。 一、找

我园微课程游戏模式的开发是在游戏化这个大背景下,以孩子的一个兴趣点为切口,以入手,以入戏,从而拉近孩子与真实生活的距离。

比如曹老师与孩子散步时发现了蜗牛,孩子们对田螺姑娘比蜗牛熟悉,就好奇地问:这是小田螺姑娘吗?从而生成了蜗牛课程,通过故事、游戏、体验活动,孩子们发现了千奇百怪的动物房子。王老师与孩子在种植游戏中,根据孩子提出的泥巴可以做什么?生成了泥巴课程,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开垦了一块泥地,通过捏泥、玩泥、晒泥、种植,孩子们探索到了泥土与动植物的初步的关系。王老师看到孩子玩沙时捡沙子里的小贝壳,生成了小贝壳课程,通过玩一玩、贴一贴、画一画、捡一捡贝壳等活动让孩子初步了解贝壳的种类、名称,也懂得要保护河水与海洋的清洁。小二班户外游戏时,小朋友玩毛毛虫爬行游戏时,有的孩子半蹲着爬,有孩子站着爬,于是孩子对毛毛虫究竟怎样爬发生了疑问。时节正好是春天,幼儿园有种植区,老师带领他们去种植区寻找毛毛虫,没有找到毛毛虫,却看到了几只蝴蝶,有孩子指着蝴蝶说:我找到毛毛虫了,毛毛虫长大了就变成蝴蝶了,其他孩子不相信。老师抓住了毛毛虫与蝴蝶这个兴趣点生成了微课程系列毛毛虫与蝴。大二班孩子带来了一把小小的稻草扫帚,孩子们抢着用这把小扫把扫东西,王老师以一把小扫帚为兴趣点,生成了找找稻草制品稻草创意搓绳比赛绳比赛亲子拔河赛等等,孩子与家长玩稻草玩得不亦乐乎。

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处在学龄期的孩子,寻找孩子的一个兴趣点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又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一天中孩子有许多感兴趣的事情,要筛幼儿的兴趣点,找到是什么事情能发挥孩子的可持续的热情,特别是同伴间发生意见分歧时,孩子们常会通过各种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老师就要抓住这个契机,引领孩子自发地探索,自发地学习,自发地游戏 二、连线

课程体现的是孩子自主性的学习,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利用游戏活动把兴趣点连成线,用多种形式将一日活动贯穿起来,从而开展短小灵活的游戏式的微课程活动。


比如小二班的微课程毛毛?x与蝴蝶,起先孩子们对毛毛虫发生了兴趣,爬着爬着就对 毛毛虫有了兴趣,幼儿园没有找到毛毛虫,老师发动家长带着孩子去户外、去大自然寻找毛毛虫,果然星期一孩子带来了找到毛毛虫时留下的照片。在活动过程中孩子对毛毛虫长大了变蝴蝶感到不可思议,老师就用微视频播放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经过。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毛毛虫的故事。孩子们对蝴蝶飞产生了兴趣,老师就利用蝴蝶飞与孩子玩蝴蝶等创编成游戏,最后让孩子喜欢上了蝴蝶的形状与色彩,主动与家长去野外寻找不一样的蝴蝶等等。又如陆老师的昆山地方特色课青团子,孩子们围绕着青团子开始了青之行活动:――家长与孩子找青草,找青草可是一个技术活,家长们与孩子在找青草的过程中闹了不少笑话;――孩子青水,孩子们带来各种工具,把收集起来的青草成青水;――“青团创意秀,孩子们把青团随意团压,设计成各种形状的青团作

品;――“青团,孩子们与老师做好青团子,观察阿姨怎样把青团――“青团,这是孩子最开心的事情,终于可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了,虽然这些青团子在成人的眼中大的大、小的小、咧嘴的咧嘴。

课程能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自然资源、社区资源,真正实现社会即课堂。微课程充分地利用一日活动的时间,真正地实现一日活动即活动。微课程以孩子的兴趣点为切口,开展一系列短小灵活的游戏式活动,涉及的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活动人数都是自由的、灵活的、机动的,是老师由一条看不见的线,把一个个兴趣点穿成串,最大限度地寓教于乐,使得孩子的身心得到满足与愉悦。 三、绘

课程是构架预设的课程,主要以游戏的形式预设初步的框架,在孩子的自主学习游戏中生成活动,从而充实到框架中,构建课程。我园在微课程的实践中悄然发生变化,呈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 1.家长层面上的改变

陪伴孩子不是以前的简单地看护孩子,现在是陪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观察一起发现,和孩子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了。有家长如是说。微课程为家长们创造了大量陪伴游戏的机会。如中一班开展的贝壳活动,有的家长主动带孩子去菜场,一起看贝壳,与老板交谈贝壳的名称,然后与孩子一起收集各种贝壳;有的家长带孩子去海洋馆看贝壳类的展览;有的家长与孩子到幼儿园来,一起玩亲子贝壳游戏及做贝壳创意画。微课程实施以来,不但促进了和谐的亲子关系,还更多地让家长了解了我们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与微课程的理念。家长在陪伴孩子游戏的时候,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新的体验,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更新。 2.孩子层面上的改变

课程的开展是在追随孩子的需要和兴趣中架构的课程,孩子在活动中随着兴趣点的转移与延伸,生成一系列的微游戏课程,这些课程更能激发孩子活动的积极性。如曹老师的微课程蜗牛,在活动中,起先曹老师设计蜗牛的朋友,让孩子分辨是蜗牛还是螺丝以及田螺姑娘,孩子觉得不够,想更多地了解蜗牛的秘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ts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