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报的拟写要点

2022-11-21 14:10: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公报的拟写要点》,欢迎阅读!
公报,要点
公报的拟写要点

一、公报定义

公报一般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所发表的关于重大事件,或会议经过和决议等的正式文件。也有以会议的名义发表的公报。关于会议会谈进展、经过,或就某些问题达成协议的正式文件,称“公报”、“联合公报”或“新闻公报”有时其中包含有关于这些国家间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具有条约的性质。由一国政府编印的专门登载法律、法令、决议、命令、条约、协定或其他官方文件的刊物,有时也称“公报”。

二、公报作用

公报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新闻性。公报也称新闻公报,是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公开发布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事项的报道性公文是党和国家经常使用的重要文种。 公报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

三、公报分类 1会议公报 是用以报道重要会议或会谈的决定和情报的公报。这种公报一般用于党中央召开的会议。

2事项公报 党的高级领导机关用以发布重大情况、重要事件的文件。高层行政机关、部门向人民群众公布重大决策、重要事项或重大措施时有时也沿用此类公报。

3)联合公报 这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公报,用以发布国家之间、政党之间、团体之间经过会议达成的某种协议,如《中俄联合公报》。

四、公报的写作要求

公报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 (1) 首部。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

标题。公报的标题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直写文种《新闻公报》;第二种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第三种是联合公报,由发表公报的双方或多方国家的简称、事由、文种构成。成文时间。用括号在标题之下正中位置注明公报发布的年、月、日期。

(2) 正文。包括开头、主体两部分。

公报的写作开头。即前言部分。事件性公报要求用最鲜明,最精炼的语言概述事件的核心内容,即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会议性公报要求概述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联合公报要求概述公报的来由,即在何时、何地、谁与谁举行了什么会谈或谁对谁进行了什么性质的访问等。

主体。是公报的核心内容,要求把公报的内容完整、系统、有序地表达清楚。常见的有三种写作:一种是分段式,即每段说明一层意思或一项决定;第二种是序号式,多用于内容复杂、问题问绪较多的公报;第三种是条款式,多用于联合公报。

(3) 尾部。事件性公报和会议性

公报一般没有尾部;联合公报要在正文之后写明双方签署人的身份、姓名、年、月、日期、并写明签署地点。


一、公文写作的特点

公文写作的对象是公务活动,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的工具。其特点: (1)由法定作者制发,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2)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 3)具有规范的体式;

4)必须履行法定的生效程序。

二、行政公文的种类及类型

公文的种类,共13种。主要是:( 1)命令(令);(2)决定 :(3)公 :(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12)函;(13)会议纪要。 文种适用范围:

1)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2)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4)通告 适用于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5通知 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6)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三、行政公文体式

公文的一般体式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发文日期、印章、抄送机关、发文字号、机密级、缓急程序、阅读范围等。 文头部分 行文部分 文尾部分

公文规范体式:一指撰写公文所采用的语体(现代汉语语体)二指格式,公文结构与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文字符号在载体排列上的规定形式。公文的拟制必须遵循规范化的体式,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文的法定效力和机关的权威性,是为了实现公文工作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nu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