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与田野调查-教学大纲

2023-03-05 13:3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民族志与田野调查-教学大纲》,欢迎阅读!
教学大纲,田野,民族,调查
《民族志与田野调查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227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讲课学时:24 实验(上机)学时:12 分:32

适用对象:社会工作本科生 先修课程社会研究方法



一、教学目标

掌握质性研究方法的历史传统——民族志研究和口述史研究;初步掌握质性研究的方法:参与式观察方法;完成至少15个小时的访谈,并撰写一篇完整的田野笔记。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韦伯的诠释学讲解介绍经典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有关中国问题的经验研究传统:燕京大学的民族志写作和当代口述史研究3、介绍参与式访谈研究及田野报告的写作。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1 2

章节内容

导论 作为总体世界的“个案” 历史个体与价值诠释:韦伯的

讲课 2

2



实验



其他 合计 2

2

1


新教研究

3 合计



民族志研究与田野调查方法



16



12





32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 作为总体世界的“个案”

教学内容:从现象学角度呈现社会科学研究者和日常生活之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含义

第二章 历史个体与价值诠释:韦伯的新教研究

教学内容:通过韦伯的诠释学理论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典范价值,其中如何刻画“历史个体”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

教学要求:了解“历史个体”的含义 第三章 民族志研究与田野调查方法 第一节 民族志写作

教学内容:早期民族志文本和民族志写作;中国民族志书写及文本比较 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民族志以及民族志写作传统。2、了解中国社会的宗族和宗法。3、了解边缘圈的部落社区研究3、了解边缘圈的部落社区研究

第二节 口述史研究

教学内容:底层口述背后的权力结构;当代口述史研究的学术脉络

教学要求:1、了解口述史研究传统和局限。2、了解口述史研究视角下的中国经验研究的特点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9H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