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2023-02-17 07:1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危害,小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作者:黄仕华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5年第06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390-01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这样的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我们身边的儿童,在幼儿园里真的像大自然中的蝴蝶一样,无拘无束,自由成长吗? 1.现状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竞争压力,家长的迫切心态,教育体制的某些缺陷,加上某些早教机构为谋利打着"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幌子,进行知识传授和强化训练,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更频繁了,比识字比算术比分数更加普遍了。反过来又刺激着家长和学校急功近利的心态,一切变得更加严重。 2.政策

教育部一再重申:在解决"有园上"的同时,应坚持科学保教,避免出现学前教育"小学"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上特别强调,"要防止小学化倾向"

3.小学幼儿教育的区别

幼儿园里孩子们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小学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的开始,学习成为孩子们主要的任务,孩子需要付出相当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幼儿园活动生动有趣,孩子们不会感到枯燥,而小学是通过课堂授课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的教学任务大多是通过讲课、作业、检查、考试来完成,这对儿童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幼儿园虽然也很重视幼儿行为规范的要求,但纪律的约束度没有小学那么高。孩子一旦上小学,他们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要学习他虽不感兴趣但又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儿童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必须有较强的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而幼儿园是从尊重孩子角度出发,以孩子兴趣点为重. 4.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教"小学"现象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竞赛活动等,这些做法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幼儿"小学"倾向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易使幼儿出现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易使幼儿学习产生厌倦、畏惧、呆板等不良情绪反应;易使幼儿握笔、写字以及用眼卫生等养成不良习惯。

小学后,由于一些学生此前学过相关课程,对其学习知识的好奇心、新鲜感和求知欲将产生影响,容易出现上课时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并逐渐养成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甚至厌学的不良习惯。此外,由于不同学前班教师、所使用的教材等程度各异,学生书写一些字母、汉字时经常出现笔顺错误,教师还要花力气纠正。过了一二年级,一部分学生吃完了在幼儿学习的老本,由于不良习惯的影响,成绩一路下滑,最后甚至不可收拾。 此外,幼儿"小学"倾向容易误导社会教育风气。幼儿"小学"满足了部分家长的一时需求,又使另一部分家长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投入幼儿"小学"的队伍中。如此恶性循环,不仅会影响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也会对学前教育整体健康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小学特级教师魏至孝,对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的延续性有着很独到的见解。"我们不能把大人的喜好加在孩子身上,不能用小学生的行为模式去要求幼儿园的孩子,更不能在学前阶段就过早地让孩子生活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透支童年"是极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一种现象,对孩童的身心发展都没有好处。

幼儿教育"小学"最大的问题是,在幼儿学习课程内容到了小学还要学,同时,占用了幼儿游戏、探究、交往、锻炼、个性发展及自由的时间,将关键期最需要发展与培养的东西丢掉了。"当家长为超前教育的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时,殊不知这是以孩子的认知发展及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代价,这个代价也太大了!"一个没有童年的孩子,当他们成年以后,才发觉自己的一生是多么欠缺,他们的遗憾和不能持续性的发展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这对整个民族教育乃至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一个没有卓越远见的民族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同样,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卓越的远见,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是不可能真正走多远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可以休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eA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