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热中药最有效的偏方简单

2022-12-27 18:54: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祛湿热中药最有效的偏方简单》,欢迎阅读!
湿热,偏方,中药,有效,简单
祛湿热中药最有效的偏方简单

红枣木耳祛湿汤

适用人群:适合脾胃虚弱者。 用法宜懒:佐餐适度食用。

材料:红枣15颗,水发木耳50克,冰糖适量。 作法:

1.红枣洗净,木耳洗净,撕成瓣。

2.挑一碗,放进红枣、木耳、适度清水、冰糖,放在蒸锅中,蒸1小时即可。 功用解析:此汤滋脾养胃,润肺养血。红枣能补气健脾,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红枣富含糖类物质,能促进人体内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还有镇静、催眠和降压的作用,具有防治神经衰弱之功。红枣虽是滋补佳品,但也不能随意多食,每天吃几颗最好。 山药羊肉祛湿汤

适用人群:适合于脾肾疲惫引发的食少烦躁、便溏呕吐、肺虚长咳嗽等症。 用法宜忌:佐餐食用,吃肉喝汤,每周2次。

材料:山药150克,羊肉500克,姜片、葱段、胡椒粉、调料、盐各适度。 做法:

1.羊肉回去筋,晒干,略划出几刀;山药晒干,去皮,乌薄片。

2.锅内放入羊肉、适量清水,烧沸后放入山药片、姜片、葱段、胡椒粉、料酒、盐,大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炖至熟烂,捞出羊肉放冷,切片,装入碗中。 3.原汤中除去葱段、姜片,加水拌匀,放入羊肉碗内即可。

功用解析:山药性平味甘,能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对脾胃虚弱、症见食少、体倦便溏、久咳久喘等症都有一定作用。现代医者常用山药来防治慢性胃炎、肥胖症及冠心病,调控血糖。山药具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常食滋补强壮效果明显,对低血压患者有益处。注意便秘者不宜多食山药。 山豆根菊花祛湿粥


适用人群:适用于口腔溃疡、高血脂症、高血压、大便干燥等症。 用法宜懒:每日1次,57次一个疗程。

材料:决明子12克,菊花6克,大米50克,白砂糖适量。 作法:

1.决明子炒香,放凉;菊花洗净;大米淘净。

2.瓦罐内放进决明子、菊花,蒸汁后回去渣,重新加入大米,用小火煮做成粥,放进白砂糖调味即为成。

功用解析:此粥补益脾胃,平肝明目,疏风解热。决明子性微寒,味苦咸,能够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主要适用于肝火上扰、视力模糊、眼睛涩痛;肝肾亏虚、头痛眩晕;肠燥内热、大便秘结等症。现代常用决明子来辅助治疗高血压、血脂异常、夜盲症、急性角膜炎及口腔炎症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脾虚便溏者忌用。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 3、苍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4、绵茵陈

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5、五加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bi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