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盛开德育之花

2022-08-16 08:20: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小学数学课堂盛开德育之花》,欢迎阅读!
德育,盛开,课堂,数学,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盛开德育之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一、发挥人格魅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这些能在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二、挖掘课本素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是通过人的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经验有限,那么,生活中的形象越鲜明,思想影响就越强烈。”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教学之中。例如一年级小朋友一进入学校,第一节课就应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文第一部分有可爱的校园”插图,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情景,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美丽的校园,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集体的良好品德教育教育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美好的校园里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为祖国建设更加美丽的校园。俗话说: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一旦主体将崇高理想和眼前的学习结合起来,他们的兴趣是长久的,其间发挥的潜能更是不可估量的。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课,它有自身的特点,教学有针对性、有趣味性、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喧宾夺主。教师不能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五年级教学“统计”时有这样一道题目:“我国运动员在2729届奥运会上各获得奖牌59块、63块、100块。请制作获奖牌的统计表。”对于这道题,我没有急于让学生解题,而是让学生先仔细读题,接着让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好多学生都想到了我国的体育成绩前进了一大步,然后我就对学生说:我国的体育成绩是进步神速的,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感到无比的光荣,你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像运动员那样为祖国争光。结果,学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做起题来特别认真。

四、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的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可以这样引入课题:演示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十号”成功升空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十号”发射的时间;结束时,再演示“神舟十号 ”成功返回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十号”返回的时间。教师通过联系生活中出现的振奋人心的大事来引出课题和收尾,这样既能及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又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又如,在教学统计知识里的“求平均数”时,我讲述了四川汶川县发生的8.0特大地震,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给灾区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学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然后出示一组捐款数据让学生计算平均每人捐款数。类似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摄取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紧密相关的新颖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报效祖国而奋发读书的热情。

总之,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以人为本” 现代教育理念的起点。在教学中,我们广大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点点滴滴地有机渗透,让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Wt.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