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

2022-10-29 17:16: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欢迎阅读!
小学教师,语文课,资格证,下半年,教育教学


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语文课程

的发展



()清末小学开设国文科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教弟子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就是最早的课程。此后,《四书》、《五经》长期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古代,我国有语文教学而没有语文学科语文是和史学、理学融于一体的。明清时学校课程是以习作八股文为重点内容。

我国最早的蒙学识字课本是西汉的《急就篇》之后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影响深远,比驰名西方的夸美纽斯的课本早一千多年。

鸦片战争以后。“废科举、兴学校”的口号,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课程方面,初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高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教学容有读文、作文、写 字、习官话。该章程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说话等科目合为一科。1907年公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的教授科目里有国文科而无读经科,标 志着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开始进入学课程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规定初

1 2




小和高校均设国文科。

()五四运动以后“国文”改为“国语”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国民学校令,“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并通令全国各国民小学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即白话文。小学语文课程从此称“国语”科.实现“言文一体”.这是划时代的变化。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

全国教育会联合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于l923年颁布了我国第一个课程纲要《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规定,国语教学内容包括语文、读文、作文、写字四项,要培养听、说、读、作、写五种语文能力。 ()建国之初“国语”改为“语文

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此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 意,以为口头为“语”,书而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圣陶)语文”这一课程名称避免了过去的 “国语”只指口头语言,“国文”只指书面语言,甚至只指文言文的误解,从命名上克服了重文轻语的片面性.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它体现的听说读写并 的思想,引导小学语文教学走上综合训练的道路。“语文”这一课程名称,从建国之初命名一直使用至今。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S7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