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观后感》,欢迎阅读!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观后感
近期,我观看了《中国幼教之父一陈鹤琴》,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 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专家。他怀着热爱祖国、振兴中 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 的希望,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 他一贯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并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 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 使他们体德智 三育都能从小好好学起。”他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 育”德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基本原则,在孩 子品德教育中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做”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应特别强调学生的“做”,所谓“做”也就是活动,它 不仅包括课堂上阅读、探究、练习、复习、改错等。在学校里的一切 活动,“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不仅要重视学生 的动手操作,同样重视学生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主张“凡学生自己 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一切教学,不仅仅在做上打基础,也应 当在思想上做工夫。思想就是动作,是一种内化的动作,这就是行为 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好动”是学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也叫天性。学生的感觉与动作是 连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 因此,作为教师,要去了解和研究学生动的特点,给学生充分动的机 会,使他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以促使学生身体、道德、智力的增进。
“做”,也是也是获得练习,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好机会。陈鹤琴 先生曾说:“儿童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 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掉在桌上身 上,但这是一种练习的好机会。”的确,对于学生而言,不让学生“做”, 学生就得不到练习的机会,任何事情也就学不会了。学生做事,能够 锻炼他们的能力。四环五课型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正是基于学生的
“动”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它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动”得有序,“动” 的有效,甚至高效。
活动性与主体性是紧密相连的
学生在陆地上学游泳,在教室里学煮饭,都是不能成功的,教师应当 给学生相当的机会,自己动手学习,不要把现成的结果灌输给学生。 陈鹤琴先生指出了: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 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的世 界。”所以,只有使学生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 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师应 当重视组织和教给学生自我发现的学习, 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 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活动,做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K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