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概念教学的论文

2022-10-30 10:54: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化学概念教学的论文》,欢迎阅读!
概念,化学,教学,论文
浅谈化学概念教学的论文

化学概念的教学不单纯是化学知识的教学,它还能让学生主动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以及训练学科学的方法。加强概念教学,对学生认识、理解、掌握并深入探究化学、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每一个化学概念,都有特定的名称和定义,是在化学科学的开展过程中因需而生的,其形成背景应用条件、限制范围、变化历程皆有不同。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是概念教学所忌讳的。应针对不同概念的各自特点,探寻相应适宜之法,以获求直观、通俗、简洁、趣味、自然的教学效果。

直接从概念的名称上解读概念的内涵是最简捷的途径,谓顾名思义。如同位素(元素周期表中居于同一方格位置上的元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分子式)异构体、同系(系列)物、酸碱中和滴定、气体摩尔体积、元素周期律、价(化合价)电子、共用电子对、析氢腐蚀、吸氧腐蚀、催化氧化反响、铝热反响、官(,管理、决定)(功能,化学特性)(集团,原子或原子团)等。

有些概念通过名称直接解读尚有困难,可辅加点拨以帮助理解。如原电池,经剖析“原”为原始之意,结合起来即最初始的电池装置。那么,现今的电池与初始的电池有何联系?教师点拨:(1)原理相,均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构造相同,均由正、负电极组成,且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学生通过联系日常生活中关于电池的已有认识,对新概念必然由名称上的陌生转为亲近,进而萌发对原电池原理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通过顾名思义法学习概念,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师起引导、提示的作用,不再浪费口舌和占用课堂时间。学生感到这


种方法的妙处,进而享受到概念学习的乐趣,必然激发探究学习的情感。

根据概念定义的内容要求,亲自去做一做(动笔演算或动手实验),让学生在亲历中自然形成概念,要比教师单纯口头讲解效果好。这种教学方法,谓按图索骥。

如在摩尔的教学,教师先给出 12C的质量数据,试求 0.012kg 12C中的碳原子数。学生通过课堂亲笔运算,得到了 6.02× 1023个数字,印象亲切又记忆深刻。当指出在科学上规定 1mol物质的粒子数为 0.012kg 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而这个数就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学生对阿氏常数必然有了感性上的认同,同时对 6.02× 1023为什么是阿氏常数的“近似值”也明明白白。当然,对摩尔概念的教学也做了自然的过渡。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为什么用 0.012kg 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来定义,联系初中定义相对原子质量的时候,也用到了 12C这个微粒和 12这个数字,这便给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时机。类似此例的还有质量数、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和近似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等。有些于实验或通过实验有助认识的化学概念,可通过实验获取对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如盐类的水解、原电池、电解等,教材的处理即是如此。教学时师生同步互动进展实验,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开展以及创造才能的激发。其它如萃取、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放热反响、吸热反响等皆可尝试。

按图索骥法,强调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获得知识,符合新课标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要求,并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8F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