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提高孩子的成绩和能力

2022-10-15 13:37:4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要想提高孩子的成绩和能力》,欢迎阅读!
成绩,能力,提高,孩子


讲座《孩子高分高能的法宝》笔记

有些事,我们不一定赞成,但我们没法改变——就如在强调综合能力的今天,谈到“高分高能”也许有人会觉得老土,可是我们无法改变孩子们必须面对中考高考的事实。所以关键时候的“高分高能”策略还是有必要的,或者说,我们可以只把它当做一种获取高分高能的方法——既然必须面对,为什么不用尽可能的好方法为孩子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呢? 一、尊重、信任、理解孩子

二、学习能力接近于1的是学习能力强的(据测北大、清华≥0.85 三、核心部分:

(一)学习能力三大要素:

1规范学习行为:一个行为持续30天则为稳定的行为,超过三个月则成为了习惯。(从行为开始) 1)课前预习

2)家庭作业前复习 3)记录完成作业的时间

4)有记录错题的本儿(好题本儿) 2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八大环节: 1计划管理

例:江西高考状元:中午——30分钟看电视,吃饭,30分钟看电视,复习上午的课程,午睡;下午——最后一节复习课复习地理历史政治(此时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放学后静静地再学习一会儿;回家就看动画片,看新闻联播,学习2330睡觉);早上630起床。

它主要指孩子每天要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休息,要定好确切的时间,不要盲目的去做。

2、预习管理(每一门课程预习5-8分钟即可)——头等的重要★

预习的根本:找到自已弄不明白的断点(就会带着疑问去听课,知道的无需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到自已的断点时自然会全神贯注地听——减轻听课压力,提高听课效率) 有效预习:

读——通读教材;

写——发现不明白的断点就要写下来(预习、听课、复习); 练——课后的作业题,不要做多,几道基础题就够; 家长帮助孩子有效预习:制个表 3、听课管理

他要求孩子要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跟老师,即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注意力要集中,老实讲到哪,你就要听到哪,想到哪。而要想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必须对课本熟悉,也就是说必须课前预习。抓重点,就是要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有目的的听。当堂懂,这是听课的最终目的。但是,要想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部都弄懂,很难,但是如果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可以弄懂百分之八九十。 4、复习管理

他强调了三个字:想、查、说。

1 / 3 传播数学文化,开启智慧人生!




想(回想)——回想课上所学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回想一下老师上课的情景(能较清楚地想起来的,已更好地复习了一遍;能模糊地想出来的,是需要复习的;完全想不起来的部分,是需要从头再学的)。人类大脑记忆的是图片(秘诀)。

查(查阅)——回想后,找到自已不会的地方,再查阅,把书上的内容再看一遍,加深印象;而不是走马观花式地从头看到尾。

说(复述)——即把学的内容自己复述一遍,这样才能记得更牢。 听明白不是真正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正的明白。 5、作业管理

限时学习(记录完成作业的时间量) 1)不复习,不作业 2)不计时,不作业★ 3)不检查,不作业 4)不小结,不作业★ 6、错题管理

错题本——他提倡每个孩子都要准备一个错题本,错题本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原题,二是错误的原因,三是改正以后正确的答案,四是举一反三,五是归纳题型。准备错题本,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平时要多翻阅,多复习。 7、难题管理

难(好)题本——考试时,每张卷子上都有难题,我们要想得高分,就必须攻破这些难题。所以平时要多积累一些难题,掌握作这些难题的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成绩

8考试管理

帮孩子分析每张考卷,把错误的原因找出来,另外要指导孩子根据题目找出考察的知识点。

丢分统计表:什么题型有问题、什么知识点有问题。认知的问题、运算的问

孩子们要明白:这些题目考书本上的哪些知识点(逆向思维——通过题目确定知识点)

如果长期坚持下去,您的孩子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当前班级中个别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习方法不科学或压力过重,一味用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不会休息,往往上课无精打采,这样事半功倍,得不偿失。

2学习自觉性还存在一些问题。成绩一贯不理想的人,缺乏动力,没有时间紧迫感,自暴自弃严重,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马虎应付甚至抄袭、不做。

3.部分学生自信心严重不足,少部分同学盲目自大。

4.最突出的问题是偏科严重,要引起重视,同时希望家长配合教育 针对毕业班我们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我认为根据各自孩子的特点,提两步,三方面,四注意: 两步走: 1 腾出空来赶快了解一下孩子目前的学习成绩、思想动态然后对症下药,帮孩子拟定合理的时间表,并陪他(她)学习一段时间,让他感到马虎不得,感到再不认真也说不过去。切不可简单粗暴。

2 / 3

传播数学文化,开启智慧人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6Z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