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2022-10-15 19:38: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欢迎阅读!
养成,良好,习惯,孩子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究竟应该教会孩子们什么一直是学前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迄今为止,仍然有多种声音存在。在不同价值观指导下,人们会有不同的追求。为了孩子能够立足于未来充满竞争的社会许多父母都纷纷行动起来,对孩子进行越来越正规的早期智力开发,一系列的课程训练越来越早地走进孩子的生活。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们不惜一切代价,精心为他们设计着各种特长的养方案,使一些孩子不堪重负,过早地出现厌学情绪。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人们忽略了孩子最基础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



俗话说: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一个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未来社会需要高质量的人才。良好行为习惯是高质量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科学研究和事实都表明,决定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如做事有条不紊、诚实守信、细心、耐心、恒心等优秀的品质,而这些都源于最初步的习惯的养成。可以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孩子学会做人的基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培养起孩子的好习惯呢?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经验给家长们以下几点建议:



一,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家长首先应该是有良好习惯的人。言传不如身教。在培养孩子某种好习惯的过程中,家长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谓谁家的孩子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共同的家庭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的效仿对象,并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我们的很多父母,自己不学习,不看报,整天搓麻将,侃大山,却要求孩子门门考百分,年年考第一;有些父母自己不孝敬老人,却要求孩子长大当孝子;有些父母脾气暴躁,满口瞎话,却要求孩子和气、诚实。试想,孩子从这些父母身上能得到良好的正面教育吗?所以我认为,每位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时时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处处以身作则,为孩子着想,事事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不仅可以提高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威信,还可以把握教育管理子女的主动权,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从生活的点滴入手,遇事而诲,遇物而教

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父母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入手,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态度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一旦被忽略,不良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克服不良习惯需要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养成良好习惯应该成为孩子基础教育的重要一课。家庭教育然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有系统的进行,但它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生活中的教育具有随机性和渗透性,利用生活中的人、事、物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往往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单纯的说教,专门的批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不但收效甚微,而且还常常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抗心理。父母要善于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利用家




教育的优势,把各种有目的的教育放在日常生活中,遇事而诲,遇物而教。在潜移默化中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教育的机会,不能放松。如不乱扔果皮、不折花踩草、和同伴友好相处等。孩子每做对一件事,家长要马上给予肯定和鼓励,切记置之不理。孩子是喜欢表现的,当他的表现得到鼓励和认可,他会更乐于去表现。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好的习惯了。



三,为孩子确立生活原则,巩固和强化已经形成的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确立好原则:这件事由你来负责,我监督你来完成。我们多长时间内把好习惯养成。这样,会让孩子明确目标,更快的养成好的习惯。但是,我们要清楚一个习惯的形成是经过不断反复的,这里需要家长有绝对的信心、耐心,允许孩子失败,允许重犯错误。孩子需要经过反复的行为、反复的鼓励,最后形成好习惯。孩子一个好习惯形成,家长必须马上肯定确认,把好习惯巩固。强化、强化再强化,直到他巩固住。



四,把爱孩子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绝不能姑息迁就。

爱是人的一种天然需要。享有充分的父母之爱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比物质环境更重要。这一点,已被许多观察和实验所证实,也被许多父母和教育者广泛接受。而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则。但是在独生子女队伍不断壮大的今天,我们许多父母却过于忘我奉献,过于强调亲子之间情感的融合。对于孩子物质上、精神上的要求,常常是无条件满足和娇纵。常常是一味的爱而缺乏必要的管教和约束。俗话说:纵子如杀子。现实生活中,有无数这发面的令人震惊的实例。严格要求孩子,实际上也是爱孩子的体现,是一种更深层的爱。当然,也有些父母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认为孩子不听话或者犯错误,只有狠狠地打骂,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这就是严格要求。殊不知,这样的方法只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创伤,孩子会更加叛逆。对家长来说,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最容易情感失控。例如:说了不能随便买零食,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心软,常常迁就、退让,以妥协告终,继而养成吃零食的坏习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做好严爱有,即爱而不惯,严而不苛。要信任和尊重孩子,把爱孩子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即让孩子能体会到爱的伟大,又能体会到严格中的爱。使孩子成为有情感、有原则、严格自律的人。



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同时,父母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增长培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在进行培养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坚持不懈,严格要求。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总之,孩子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巩固的工程只要家长身先士卒,言传身教、持之以恒,那么,孩子就一定能养成好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4a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