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课在高校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欢迎阅读!

微课在高校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 燕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7期
[摘 要]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直存在着学生不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发展,教学方式多元化、多样化是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微课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国内外不断涌现,并颇受欢迎,被广泛运用到中小学、高校的教学中。但微课在高校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还是较少的。
主要通过对微课特点的说明以及二外日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探究微课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 词] 微课;二外日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30-02
自2010年以来,微课在国内出现并陆续火热起来,尤其是在中小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也相继应用于高校教学中。2014年举行了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全国有二十多个高等院校参与,其中微课教学应用于日语教学中的比例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微课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将探讨微课如何应用到二外日语教学中。
一、微课
关于微课的概念和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胡铁生2011年指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2013年他认为微课是“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焦建利2013年从表现形式和目的来阐述了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2013年认为微课是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短小、针对性强、时间为10分钟以内的小课程。由此可见,微课就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短小精悍、针对性强、便于学习的教学视频。
微课最早出现在国内是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举办的中小学微课制作和设计大赛,随之蔓延到全国各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国内火热起来。人们对微课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研究越来越深化。同时,微课也受到高校的重视,并应用于高校各个学科的教学中。笔者所在的高校举行的教学大奖赛从2016年起分为两种比赛类型:传统教学设计和现代信息技术(即微课)。但是,微课应用在二外日语教学的情况还是很少。从目前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来看,微课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还是很有价值的。
二、二外日语教学现状
(一)教材老旧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力途径,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据笔者了解,目前大部分高校二外日语采用的教材是新版的《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该教材2005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1988年出版的《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的改版和升级,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教学节目用书,是面向自学日语的学习者所编的教材。但作为二外日语的教材,笔者觉得其存在以下不足:(1)发音部分,该教材在讲解每个假名的发音时都给标注了相似的汉语发音,且发音有细微差别的假名也按相同音来发,致使部分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日语发音。(2)生词表中的动词不是原形(基本形)的形式,而是动词的敬体,这就给学生动词的记忆和动词词尾变形的掌握造成了困难,也不利于老师的
讲解。(3)语法部分,该教材语法的安排不合理、不紧凑,语法的讲解简单、单一。(4)该教材的会话、课文部分的内容偏老旧,缺乏时代性和趣味性。
(二)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是英语专业的二外教学,不是专业课教学,大部分教师都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一味地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一直沿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同时,这样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将只能阅读一些简单的日文文章以及参加笔试考试,很难具备日语的听、说以及实际交际能力,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符合的。
(三)学生不重视,积极性不高
二外日语的学习者一般都是英语专业的学生,相较于专业课,往往不受学生的重视,很多学生都是为了考试通过,拿到学分。同时,学习两种外语对部分学生来说学习压力是很大的,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学习二外日语的积极性差。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很普遍,即二外日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很好,但是随着二外日语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减弱,积极性逐渐降低,学习效果越来越差。这主要是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重视度不够,积极性差等原因造成的。
三、微课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视频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针对性强、浅显易懂、便于学习,是十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资源。从二外日语的现状来看,笔者认为微课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复习和新课导入
一般在学习新课之前,都会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课前复习部分可以制作一个复习已学知识和链接新知识的微课,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做好新课的准备。新课导入环节,可以根据新课所学的内容,制作一个可以和新课知识相衔接的微课,例如,一开始可以放一段音频、一个短片、截取的报刊文章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重难点知识讲解
日语的语法是日语学习的一大难点。日语的语法非常多,助词、助动词的用法也很繁杂,要理解和区分运用这些语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日语的语法体系如语法习惯、语序等都和中文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大部分二外日语学习者很难弄懂或容易弄错的知识点,例如,日语的授受表达、被动用法、样态助动词的区分、敬语表达等都是日语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微课加深对知识点的讲解,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可以把讲解重难点知识的微视频带走,在课下复习和巩固,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三)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巩固
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微课,帮助学生把所学新知识点和已学知识串联起来,向学生展现一个清楚的知识框架,例如,助词的用法,同一助词有好多种用法,可以制作一个微课把一个助词的各种用法通过具体的例句一一列举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助词的各种用法,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知识点。对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教师可以设计、
制作一个与本节所学内容有关的练习的微课。例如,学习完授受表达方式后,可以制作微课练习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总结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二外日语教学存在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不重视、积极性差等问题,而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个性化的教学风采、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当今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学习时间碎片化的信息时代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短小精悍为主要特点的微课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和拓展资源,在二外日语教学中运用前景广阔。同时,微课教学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的,应该把微课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发挥其最大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林莉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微课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6(8).
[3]薄红昕.我国高校日语“微课”教学论析[J]. 继续教育研究,2015(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z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