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养生喝杯茶,中医教你搭》,欢迎阅读!

养生喝杯茶,中医教你搭
作者:张秋霞
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第7期
⊙张秋霞
除了传统的乌龙、红茶、绿茶、普洱等,近年来很多中医养生茶也颇受欢迎。凡是以药食同源的原料制成以达到养生保健为目的的茶,都统称为养生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陈兴华介绍,养生茶与普通茶的不同之处,在于更侧重于茶的养生保健功效。虽然大部分养生茶是以茶之形,但可发挥药的功效,可以说是简单的中药药方茶。
陈兴华指出,像燥热体质的人吃辣、煎炸食物容易上火,应喝凉性茶;而肠胃虚寒的人,平时吃点苦瓜、西瓜就感觉腹胀不舒服,应喝中性茶或温性茶;免疫力低下或久病初愈患者,可服用灵芝茶。偏温性的红茶及普洱茶,则非常适合老年人饮用。
因人而异选好茶
由于普通茶品、中药都有其性味属性,所以合理搭配,避免功效相抵,增强养生疗效是基本的搭配原则,以下推荐的多款养生茶品可以选择性饮用。
祛湿:枸杞薏米茶
原料: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
1.将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
2.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
3.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
点评:本茶饮养肝明目又利水,宜在春夏季饮用。
补虚:参麦冬茶
原料:人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5克。做法:将所有原料洗净,放入适量水煮沸20分钟后可饮用。
点评:本茶饮能改善体质虚弱、疲劳倦怠、气血不足。本方即生脉饮原方剂,对心力衰竭、心律不齐、虚汗虚热体质有改善的作用。
提神:菊花人参茶
原料:菊花干花蕾4~5枚,人参10~20克。做法:将人参切片或小段,与菊花共置茶杯中,沏入开水,加盖浸泡15~20分钟即可饮用。
点评:菊花有解毒散热、平肝明目的作用,人参可补元气、健脾益肺、生津安神,两者合用有益气祛火功效,可提高免疫力,消困提神。
健胃:薰衣草柠檬茶
原料:薰衣草干花蕾5~6枚、柠檬汁20毫升。
做法:先将薰衣草置茶杯中,沏入开水,加盖浸泡5~10分钟,等到茶呈淡绿色微凉后加入柠檬汁即可饮用。
点评:本茶品中的薰衣草有滋补气血、舒缓压力、消倦解困的作用,而柠檬清香,有利尿、开胃、活络、醒脑作用,两者合用可以提振食欲,消解困意。
四季饮茶各不同
无论是普通茶还是养生茶,都有其温热寒凉属性,不同体质的人应有所选择,特别是根据每个季节天气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茶,能让身体顺应天时而养生。
春季:景象温顺,阳气上升,宜选刺激感官、芬芳浓郁的花瓣类茶材,可以帮助散发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冷邪、生发人体的阳气,养肝利胆、疏通经脉,如玫瑰、茉莉、菊花。
夏季:景象炎热,阳气兴旺,宜选茶性沉降、茶气清苦、有清凉感的花草类茶材,以除烦解渴、补益肠胃,如绿茶、薄荷茶。
秋季:景象干燥,阳气渐弱,阴气上升,宜选性质收敛的果类进茶,以清除体内余热,止咳化痰、养肺滋阴,如金橘、菠萝、乌龙茶。
冬季:景象清冷,阴气趋盛,宜选茶质温、茶气辛散的根茎类茶材,以驱冷补阳,如天门冬、红茶、铁观音。
(摘自《广州日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z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