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数学成绩的有效方法

2022-10-30 06:3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提高初中生数学成绩的有效方法 》,欢迎阅读!
初中生,成绩,有效,提高,数学
提高初中数学成绩的有效方法

作者:候能辉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6



候能辉

(福建省长乐农业中学,福建长乐350200

摘要:数学主要是研究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科学发展和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日常学习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初中数学学习是一个注重潜力开发的过程,家长和学生们都希望教师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成绩。在现代教学观念中,教师要关注每个人的天赋,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实行着重培养。本文主要提出了一些提高初中生的方法,并且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关键词:数学学习;提高成绩;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66-02

教育学的专业理论上讲,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所以说,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从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出发,找寻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提高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方法介绍。

一、激发学习兴趣,注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与兴趣的结合并非自然科学与心理学的交叉,也不是兴趣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究,而是基于初中数学学习特点而进行的考虑。

1.充分利用课本上的练习题。课本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数学课本上无论是概念性的理论题还是例题以及课后的练习题,都是专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经过科学的考虑精心组织安排的,有一定的科学性。课本上的练习题也是课本内容的针对性练习,同样这些练习也是最基础的,其他的试卷上的试题都是根据它而延伸的,课本是一切试题的根源,切忌一些老师一味的追求题海战术,忽略了课本的重要性。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样在教学中老师大多数也会注意到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在新知识的摄入初期,所授内容太过浅显,就会起到一个低起点的反作用,所以说,数学教学中引入是一个重要的课堂环节。引入是一门艺术,是教学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主要依托方式,下面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引入案例:案例一:课前准备纸片和剪刀,以及量角器等工具,做一下活动。活动一:利用课前准备多边形纸片,以及已有的知识,依次测量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八边形的内角和。活动二:小组讨论问题答案,收集不同的测量方法,选出最为简单及正确的。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二、提高学生对数学理论的理解能力

1.促进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方式,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也要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笔者认为促进合作交流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小组合作。在素质教育中加重了提前预习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教案,供学生预习使用,在预习中可以设置简单的问题,让同学们积极的讨论、思考。案例二:每小组选派一人画一个任意的三角形,然后组织每个小组的学生开始讨论如何才能画出它的全等三角形?老师可以做以下提示:全等三角形是三个边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


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是否一定是六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能画出一个全等三角形?然后小组比赛,看哪一组的条件最少。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课堂上,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一直是跟着老师走,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也不清楚自己对知识的真正掌握的情况。为了防止学生过于依赖老师,老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以及自我反思。在授课进行到尾声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自我提问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中国的学生不善于提问,老师可以换一种方法,例如,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几个问题,然后任意抽取,最后老师需要做的是总结性陈述,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知识不完善的地方。

3.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根据学习水平的差别,分层次的进行辅导。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的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大程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做到覆盖全班级的统一教育。

三、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及对策

1.培养学生沉稳的心性,防止急躁。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心智不成熟是他们的特点,遇事容易急躁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在学习中出现急躁的情绪是很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的。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更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当心理与智力同时提高才是一个学生成长的体现。在学生学习数学比较烦躁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下趣味题目的练习。

案例三:趣味问答。125×4×3=2000 显然这个式子是不成立的,但是亲爱的同学,你能不能在这个式子中巧妙地插入两个数字7,使得等式成立呢?

2.养成反复思考的习惯,增加对知识的理解。数学是一个需要自己反复思考的学科,这样才能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初中刚开始的时候,中学生没有意识到反复思考的重要性,需要老师在教学中逐步的引导。

教学中,老师要合理的分配课堂安排,留出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讲新的知识。

3.根据学科特点,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数学不是一个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的学科,需要的技巧性的学习,就像一道数学题的解答方法不止一种一样,学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比较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比较倾向于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

数学学习需要一定的科学方法及兴趣,只有这两点具备了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学习成绩。所以老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且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分层教育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多向自己提问,形成发散型思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发现学生有急躁不安的情绪时要寻找合理的办法加以调节。同时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兴趣和方法都具备的条件下,才会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孙富强:初中数学教学五中指导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0,(4.

[2]周旭亚:试论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J].群文天地,2013,(7.


[3]沈晓琳: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8,(13.

[4]刘明坤:浅析初中数学教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大观周刊,2013,(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yF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