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标版,乘法,口诀,人教,反思](/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9.jpg)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上周上了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乘法口诀和会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为: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出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经历求商的一般方法的过程,掌握求商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用7、8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上课谈谈我的几点反思。 一.口算复习,激活经验。
课伊始,我通过让学生口算一组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求商的思路与方法,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然后直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用这种求商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学生明白了要学习的内容,把握了学习的方向,又很自然地引入到新知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六一儿童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出示主题图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从图中获取了什么数学信息?”让学生收集图画中的数学信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感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再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你能根据学过的求商的方法来试算56÷8和56÷7的商吗?”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求商,再次经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请回顾我们在计算56÷8=7和56÷7=8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时候,先看什么?再想什么?你能试总结出求商的方法吗?”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将新知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主题图中的信息,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三.加强观察比较,借助矩形模型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仔细观察7×8=56, 56÷8=7和56÷7=8三组有密切联系的算式,引导他们发现这三组算式的异同点,从而揭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算式观察摆成8行7列小旗矩形图,让学生找出算式在矩形图中所表示的意
1
义。教学中,通过询问:“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异同点?”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发现三个算式中都有相同的数字,用于计算的口诀都相同,都是“七八五十六”,但问题不同,用于解决的算式不同,数字在算式中所在的位置不同,乘法算式中的积是除法算式里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分别是除法算式里的除数和商。通过这样一个鲜明的对比,学生对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清晰而又深刻的影像。同时感受到用同一句口诀计算三个算式的道理。在这之后,接着让学生结合矩形图找出三道算式的意义和关系。“算式中的8在矩形图中表示有8行小旗,是小旗的行数,那么7呢?它在矩形图中表示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很快发现7在矩形图中表示的是列数,而56便是小旗的总数,通过直观的矩形图学生发现:行数×列数=总数,总数÷行数=列数,总数÷列数=行数。这样一个巨型模型为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理解乘除法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表象支撑。 四.窍借矩形图,理解算理
在学生根据已有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算出56÷8和56÷7的商,并自主归纳出了求商的方法后,我通过“我们学数学是还需要讲道理的,你能说说为什么56÷8=7、56÷7=8,你能从矩形图中找出理由吗?”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圈一圈等活动,使学生从矩形图中更加直观地看到8个7是56,从而加深理解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且形成比较牢固的用一句口诀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
当然本课的教学还有不足的地方,虽然这节课以学生的独立观察、自主探究为主,但给学生自主探究特别是讨论交流的空间还不够,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没有像预设的那样理想,在引导学生根据矩形图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环节,学生比较难以选出信息提出问题,即使有些学生知道了该怎么提,但表达得并不太完整、清楚,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再有,在巩固练习环节,练习的设计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或许显得枯燥了些,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爱玩的特点设计成各种游戏式练习,如把各种练习设计成闯关游戏,以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兴趣,练习的气氛会更热烈,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效果也会更好。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o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