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分级诊疗的中医医联体

2022-12-26 09:5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打造分级诊疗的中医医联体》,欢迎阅读!
联体,诊疗,分级,中医,打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打造分级诊疗的中医医联体

作者:

来源:《人民周刊》2016年第08

编者按:

随着《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颁布,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正式诞生。这对于打破三省市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进一步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协同性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作为京津冀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环节之一,受到三地老百姓的强烈关注,也影响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为此,《人民周刊》推出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系列报道,邀请三地知名医院院长访谈,让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声音,献计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

提及中医,人们通常会想到望闻问切、阴阳五行等基本概念,实际上它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医院作为我国特有的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基层医疗体系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市属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北京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任务。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说:在京津冀区域医疗中,北京中医医院已经形成了市、县、镇、村一体化中医医联体的,为顺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做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医联体网络化布局

当前,北京中医医院在京津冀医疗体系中,已经形成网络化布局,并且结合各地区的特点,发展形成重点特色科室。

在河北省西北方向以张家口市为核心,北京中医医院响应北京市卫计委和河北省卫计委定点扶持政策,为冬奥会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刘清泉院长说,在张家口市这一带高水平的医院比较少,好的中医院更少,因此,在张家口市侧重整体中医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重点提升地的针灸、推拿、骨伤等科室的诊疗水平,因为一些外国运动员都非常想尝试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

在河北省东北方向以承德市为核心,侧重提升乡村卫生院的中医服务能力。原因在于承德市从市中医院到县中医院的中医服务水平都较高,而乡村卫生院中医诊疗能力较弱,因此,北京中医医院以滦平县为基础,为该县每个村镇培养一名中医医生,以此提升承德市基层中医服务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北京中医医院在河北省南面以唐山市丰润区和邢台市内丘县为试点,在石家庄市与河北省中医院进行对接。刘清泉院长说,通过这三条线最终形成一个三角网,形成一个区域性的中医医联体,推动分级网络的自然成形。

而在天津市,北京中医医院重点与天津市中医研究院合作。刘清泉院长说:天津市中医研究院的皮肤科是非常有名的,而他们皮肤科的创始人正好是我们医院皮肤科创始人的徒弟。所以,我们两家在重点科室建设上相互提升,使这样的科室在华北乃至北方地区成为真正的优势科室。

在京津冀地区中医医院布局中,北京中医医院形成了一个市、县、镇、村一体化中医医联体的大树。刘清泉院长说,这样既把中医医疗做到县、镇、村,同时也为上一级医院形成对接,比如张家口市中医医院、承德市中医医院等,最终形成一个市、县、镇、村一体化中医医联体的网络体系。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

北京中医医院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在市区镇村一体化的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区中医医联体建设框架下,推行涵盖家庭、社区、医院三级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层级诊疗的医疗服务模式。

据刘清泉院长介绍,2017年底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区中医医联体内将组建5060基层家庭医生团队,建立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专家支撑团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以中医医联体为联系纽带,以三甲医院专家团队为技术支撑的涵盖家庭社区医院的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力争在2017年末实现医联体内辖区人口家庭医生服务覆盖率达到70%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是以家庭”—“家庭医生团队”—“专家团队为特点的服务模式,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以区域内中医医联体为联系纽带,以三甲医院专家团队为技术支撑的涵盖家庭-社区-医院三级的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它是以健康管理、预约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主要工作内容,以契约服务为主要特点的中医医联体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刘清泉院长说,家庭医生服务以健康管理、基本医疗、预约转诊为主要内容,以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为联系纽带,为签约家庭提供连续、基础、综合、全程的个性化医疗卫生服务。

着重培养基层中医人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村医培训也是北京中医医院分级诊疗的组成部分。北京中医医院在邢台市内丘县从2012年开始做村医培训,4期村医培训班培养了50多名村医。承德市滦平县从2015年开始做村医培训,已经有45名村医结业。同时,在北京市延庆区每期村医培训班也会培养35名村医。 刘清泉院长说,北京中医医院为了培养村医,组织了70多位专家编写了一套村医中医培训教材,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培养村医的机制。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在当地都发挥了区域内的十里八村的名医效应。

注重提升医药的服务能力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这是中医药发展非常重要的两点。清泉院长说,我们主要对已经具有了高学历的中医医生,加进传统中医培训的模式,用师带徒的方法,迅速地发展一批中医人才,使他们的中医诊疗水平提升上去。

在京津冀地区,我们也尝试高层次人才团队传承的办法。过去都是一个老师带几个徒弟,带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我们对这种方法进行调整。从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还可以,但是要进行进一步验证。刘清泉院长说。

2015年,北京市开展中医健康乡村(社区)建设试点,刘清泉院长作为中医领军人才团队成员到乡村和社区驻点。刘清泉院长说:我在顺义和怀柔收了10个以村医为主的年轻医生为徒,我对他们就有一些要求,第一是定期要跟我出门诊,要知道是怎么看病的;第二要跟他们布置作业,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第三在我看病之余,对他们进行一些典型案例分析,同时,他们在村镇治不好的病人可以带到我这里,我们一块讨论,让学生们有一个共同提高的过程。

刘清泉院长认为,医药未来的发展,实际上是要提升医药临床的疗效和临床服务的能力,这是中医的一个根本,而师带徒是中医人才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人物名片 >>>

刘清泉,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急诊科主任。荣获全国中医药应急先进个”“首都中医药防治甲流科技攻关贡献奖”“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等称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kP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