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离岛看海散文随笔》,欢迎阅读!

离岛看海散文随笔
离岛看海散文随笔
五一小长假的前几天一连下了好几场大雨,28日晚更是下了足足一个晚上,直下到29日上午9时雨才停。这是20年来最大的一次降雨,旅游计划让雨给打消了,与家人商议:不如去看海。
虽然生活在海滨城市,却不是举头见到宽阔的海,最近的小梅沙也得驱车28公里。到了夏季的节假日,大小梅沙总是人满为患,据5月2日媒体的大标题报道:“看一小时海路上塞了11小时。”整个东部交通几乎瘫痪,除了堵车还是堵车,200米驱车竟要一个半小时,杨梅坑海滨更是成了围城,进出都没门。凭着经验和预感,选择到香港离岛长洲看海是明智的。
选择长洲岛,还有一个原因是电视转播了4月28日佛诞日长洲岛举行了每年农历四月着名的长洲太平清醮包山节盛况,还有传统飘色巡游,节日气氛浓郁。在香港文化人眼中:长洲岛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百闻不如一见,到长洲去感受璀璨的民俗文化风采。
30日早上9点出发,从罗湖口岸过境,乘东铁至九龙塘,转观塘线至旺角,再转荃湾线至中环,在中环码头乘渡轮往长洲岛。当渡轮驶出码头,渐渐远离了繁华闹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心里有着说不出的舒畅和激动。
倚在渡轮栏杆上,湿润的海风,迎面吹来,清新中带点微微的咸醒味。天空布满乌云,时不时撒几滴细雨,并没有影响愉悦的心情。低头看船尾的水花,汇成滚滚奔流,溅起烟幕飞沫。静心聆听,这好像海在脚下沉吟,诗一般,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音律如落花飘零水上,形成一条望不到边的白色玉带……
水蓝的海,宏美博大,起伏不休。偶尔一阵劲风吹过,海兴奋地筑起浪潮,将渡轮高高抛起,又迅速地滑落,船身被颠得晃啊晃的,人也跟着像醉了似的摇荡。每一起高潮荡起,都令人猛吸一口气,一惊一喜……突然想起曹操横槊赋所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浩瀚的大海有着非凡的空间,千川万河奔腾流入,都无法将其注满。
45分钟的海上航行,远远看到了长洲岛。港口停满了大小船艇,高低桅樯,尽在望中。各种颜色的渔船,红的、绿的、蓝的、白的,连接交错,随着海风浪波晃动。
渡轮凌波闲稳,缓缓靠岸,清楚的'看到满街三五成群的游客,好不热闹。
长洲岛形狭长,两头大中间小。面积2.4平方公里,岛上居民约三万余人,位于香港西南面,行政上属于香港十八区之中的离岛区,人口是离岛区最稠密的岛屿。长洲岛曾繁荣过一时,后来贸易中心转移至香港、九龙,长洲仍保持渔港原有的纯朴和宁静。
岛上禁止车辆行走,非常适宜漫步悠悠,是夏日度假的胜地。前来度假的大多数是香港本地人,像我们这样专程来的内地游客占极少数。在这里可以暂时逃脱喧嚣、拥挤、匆忙和浮躁……尽情享受心灵的宁静。
一上岸,急忙打听还能看到抢包山和飘色吗?谁知答案是,只有农历四月初八佛诞那一天。满以为趁五一小长假,连续三天呢。心里一阵失落……关于太平清醮、飘色巡游、抢包山的盛况,只能靠想象了。倒是几座高高耸立的牌匾鲜艳夺目,还有海堤迎风飘扬的彩旗,以及满街盖了红色“平安”大戳的包包,吃的,装饰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传递着传统非物质民俗文化的讯息。 渡轮码头正对面摆放一排太阳伞,伞下一张张小柜台,这是小客栈在招揽住客。打听价钱,因是假期比平日稍贵一点,港币几百也有交易,还配备了厨具,比如:电磁炉之类的,可以到菜市场买菜自己做饭。这对喜欢下厨的我来说,简直太有吸引力了,真想在岛上住一夜,可预先没准备,只得遗憾地放弃。
长洲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自然风光优美,是香港的第二大避风港。狭长的腰部是长洲中心区,着名的长洲湾是泊船集中地,码头一带最为繁华。这时,天空残云散尽,阳光奔涌普照,芭蕉、椰树、凤凰木、木棉散立小镇,山坡绿茵葱茏,明媚清丽,温婉含情,海是格外温柔妩媚的蓝。
走过北帝庙、北社天后庙、关公忠义亭、长洲石刻、北社街、新兴街……古老的店铺和露天市场、路边摊,密集而热闹。人群川流不息,骑自行车的游客不时从身边掠过,笑声随着海风一路飘荡。穿街走巷的我,衣裙飘飘,宛如一首温情小令。
正午时分,来到东部东湾海滩,水天一碧清澈明净,大海和天空都湛蓝无垠。柔和的海风吹着烟波,苍茫远方的海那边,群山、楼房,影影绰绰,虚幻缥缈。四周静极了,只听见海水轻轻舐着沙滩,发出温柔的细语,这一刻感觉人间烟火和世俗喧嚣都远离了。
东部东湾海滩有一片海滨公共浴场,风浪小,水也特别清澈。也许是正午太阳猛烈的缘故,游泳的人不多。水相星座的我,喜欢海,有一腔如水情怀,却不会游泳。忌水、畏高、晕车……让我少了很多人生体验。此时,海的呼唤就在眼前,而我只能徒然兴叹。面对海浪缓进缓退不停的挑逗,我却没有勇气潇洒地当一回弄潮儿。
紧邻东湾海滩的观音湾,是滑浪风帆水上活动中心,香港奥运金牌得主李丽珊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体坛巅峰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e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