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增强文化育人功能》,欢迎阅读!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增强文化育人功能
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如何牢牢抓住这一阵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合格大学生,进一步发挥高校的精神文明辐射作用,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十二五”规划专门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任务,在精神引领、制度规范、风气培养、打造品牌和环境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 一是精神引领。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凝聚着学校学风、校风、工作作风的整体素质,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人格、开发智力、丰富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丽水学院将秉承“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树立大学理想,培育大学精神,追求大学价值。《规划》所提出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注重发扬学校办学历程中形成的办学精神和文化品质,又注重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位,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关注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二是制度规范。文化的存在只有被认同和学习时才是有意义的。而被认同和学习的实现,必须依靠一套相关的制度规则。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规划》提出,通过确立“学术自由、鼓励创新、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制度文化理念,努力构建科学、合理、严谨的规章制度体系,确保决策过程民主化、校务活动透明化,同时有利于师生张扬个性、增长智慧和发挥才干。正因为制度具有根本性作用,制度本身的科学化、体系化、严密化水平就十分重要。通过各项制度建设,使全校师生员工形成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 三是风气培养。《规划》明确指出广大师生对学校“一训三风”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对教师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通过弘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培育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学生思想情操高尚和自尊自爱自强的品质,教师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的内涵,干部爱岗敬业、勤政廉政、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在大学里,只有学术造诣很高,学术品行端正的人,才能担当人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的未来也才有希望。校园风气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引领良好社会风气,也维护了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和适应国际间人才竞争的需要。
四是打造品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想内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较深的影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熏陶学生道德情操。《规划》提出,通过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率,提升文化品位,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培育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学术性、教育性,形成教师与学生在校园这个共同家园中通过文化对话、沟通与创新的氛围。 五是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整体面貌和外在形象的表现,是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的物质载体。《规划》提出改善校园生态,美化校园环境,营造和烘托校园文化氛围,展示学校精神面貌,实现环境育人的要求,通过营造优美的环境,给学生的行为以良好的熏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环境文化建设中需要突出校园人
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合理搭配,建立和完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推进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和学生公寓的环境优化美化,这样就有助于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学校校园环境,增强环境育人功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d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