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隔代教育产生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2022-12-26 01:16: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城市隔代教育产生的现状及产生原因》,欢迎阅读!
产生,现状,原因,城市,教育


城市隔代教育产生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在当代的中国社会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且可谓盛况空前。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其影响更不容小觑。接下来,笔者将分析城市隔代教育现状和原因。 一、城市隔代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家庭隔代教育现象较普遍,并且还有上升趋势。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66.47%,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更是分别高达71.95%73.45%

有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中,有五成以上的家庭出现隔代教育现象。类似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均超过百分之五十。[5]据腾讯记者采访,在南京,尤其是到了寒暑假,接受“隔代亲”的孩子亦是数目过半。

总体来看,儿童年龄越小,祖辈参与其教育的时间就越长。调查显示,1-3岁的学龄前儿童,祖辈参与抚养、教育的时间每天20小时以上的占38%,每天10-19小时的占46% 3-6岁儿童,祖辈参与抚养、教育时间10小时以下的占23%;到小学阶段,虽然祖辈参与短时照顾孩子的比例大幅攀升,但基本不参与孩子的教育与引导;到了孩子12岁以上,随着孩子自理能力的提升以及祖辈年龄的增长,他们参与孩子照顾和教育的时间就出现了大幅下降。[6]

隔代教育家庭的家庭模式往“421”发展的趋势明显。所谓“421”模式就是指一个家庭由4个老人、2个年轻人和1个孩子组成。由于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已经执行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初一代的独生子女已经开始结婚生子,四个老人共同抚育一个孩子的现象已经不足为奇,更加凸显了一个孩子在家庭当中的重要性和珍贵程度。

祖辈教养人的学历层次基本低于父母辈教养人。如今,祖辈的学历普遍不高,文化水平偏低,知识储备量并没有那么丰富,尤其对孩子的生理、心理方面的认识相对较浅薄,往往用经验替代科学,感性替代理性。此外,大多数祖辈会更注






重对孩子的“教养”而非“教育”,只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却忽视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教育孩子方面,祖辈教养人和父辈教养人其实会出现很多分歧,尤其是涉及到科学教育孩子和经验教育孩子的对比时,二者的观点博弈会更加明显。

二、城市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

城市隔代教育的产生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历史社会和家庭因素。 1.历史因素。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家,重视伦理血缘,“子孙满堂,人丁兴旺”一直是老人们的最佳理想。因此,不论是在怎么样的家庭结构下,老人都会热心于发挥余热,乐于去主动承担抚养孙辈的重任。因为能亲身教养子孙,不仅是祖辈追求的理想境界,更成为他们一种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2.社会因素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 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经突破 2 亿,老龄化水平已达到14.8%。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等特点。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多数祖辈赋闲在家,有充足的时间去照顾孙辈,加之祖辈拥有一定的育儿经验丰富的人生阅历,为抚养孙辈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看来,老年人必然成为中国家庭教育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3.家庭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往往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们天天早出晚归,使得“家”渐渐变成仅仅提供他们栖息的“旅店”。而这种现象,必然导致了家庭功能的弱化、离婚率增高等问题。于是,年轻父母不愿或没有能力来单独抚养子女,只能依靠祖父母辈来承担孩子的教养责任。另外,我国的离婚率逐年增高,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父亲或母亲角色的缺失,也造成了隔代教养的出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R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