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积木游戏思维训练策略

2022-09-06 07:3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闭症儿童积木游戏思维训练策略》,欢迎阅读!
自闭症,积木,思维,策略,训练
自闭症儿童积木游戏思维训练策略

作者:李晓钰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8

【摘 要】自闭症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交往和溝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教师应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全面且科学评估,并在干预训练过程中准确把握训练原则,通过建立信赖关系,吸引共同注意,发展有意注意,轮流、尝试强化/自然强化等训练策略,开展积木游戏思维训练,发展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沟通技能。 【关键词】游戏治疗;思维训练;自闭症 1前言

自闭症儿童存在思维灵活性缺陷[1],记忆、观察偏向具体事物,不能有一点偏差,缺乏共同注意,在未来自我相关的任务上比在机械任务上表现低于普通儿童。[4]因此,自闭症儿童在各个阶段出现发展性障碍,特别是社交沟通领域,容易出现交流困难、无法顺利与他人共情。本研究根据自闭症儿童的思维特性,将适合自闭症儿童的积木游戏融入进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课堂之中,旨在提高自闭症儿童注意、观察力、记忆、想象力、抗干扰能力。 2 思维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进行思维训练的前教师要详细地询问自闭症儿童的出生史、家族病史、个人病史、生理情;通过量表评估和访谈,了解儿童现阶段的认知心理发展水平、喜好和日常的行为表现。坚持包容接纳的原则,给予儿童一个安全的心理和物理环境。坚持正向强化原则。自闭症儿童有一个共性就是急需满足,延迟满足能力较弱,大多数情绪异常的自闭症儿童都是因为一些简单需求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2]教师要选择安全并能够激发自闭症儿童行动的强化物,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让他们感受成就感。 3 积木游戏思维训练实施策略 3.1 建立信赖关系

有语言的自闭症儿童,可以通过语言交流讨论儿童喜欢的事物。如,儿童自由拼搭积木,喜欢拼搭机器人,等儿童拼完机器人后,教师可以问:“XX(名字),这个是什么?儿童回答:机器人。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立即给予反馈。如果自闭症儿童无语言的情况下,教师需要耐心观察儿童,并寻找时机介入到儿童的游戏活动中。如儿童正在玩积木,教师则在一旁耐心观察,同时在儿童旁边进行平行游戏(玩积木)。倘若儿童向教师方向看,教师则可以开始试探性地介入到儿童的积木游戏中,拿一块积木或者取走一块积木,若儿童反映过大,教师则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LR.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