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论文

2022-11-03 00:5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论文


我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通过这几周对中医养生与健康这门课的学习,我对中医养生知识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对一些保健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生活中我也越来越注意一些养生与保健的细节,把这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下面我就来说一下我对中医养生保健的看法。

第一,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首先,中医提出的顺应自然的养生原则,强调养生要把握自然界的规律,特别重视四时等时间因素,天道和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这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次,中医养生学强调形神共养,动静合一,动以养形,静以养神,深刻地体现了哲学中的运动和静止的对立统一关系。此外,中医主张要有超然的处世态度,这深受道家的思想。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审时守度,这与中医提倡的顺应自然(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等),少私寡欲相吻合。最后,中医的阴阳学说、经络学说和五行学说也都来源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阴阳学说中,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人体部位也分阴阳,人体的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等等;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也是针灸及推拿学的理论核心。个穴位也有不同的作用,时常疏通经络,按摩穴位可以保持人的健康的精神状态,因此人体的经络要尽量保持通畅。五行学说,又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总之,养生之道中的哲学思想随处可见。

第二,中医养生与保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的观念逐渐为世界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中医养生奉为时尚和潮流。中医养生学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节生活、饮食运动等方法,以培养生机,保持生命的健康活力,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达到保养身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其独特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总之,发扬中医养生保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医养生与保健更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为了生存、为了生命的不断延续,必须与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不懈的斗争;同各种不利于生存的条件和危及生命的突发事件进行殊死的搏斗。这一根本利益,决定了人们必须要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生命的伟大意义。无论是封建帝王秦始皇派遣徐福,带领500童男、童女下海寻求长生不老药的传说;还是名医华佗创建的五禽戏;或是古罗马的奥林匹克运动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中医养生与保健,重视其发展,但不能夸大其词,应该正确传承和对待这种文化前几年中医养生被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开始重视中医理疗,于是有一些人开始弄虚作假,趁着这股风头挂羊头卖狗肉,导致很多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在著名的悟本堂事件中,就引发了很多民众的思考。这位“养生食疗专家”张悟本写了一本书,做《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虽然他的食疗理念也传承了很多中医的思想,但是他却夸大其词,在书中写了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甚至曲解了中医里面的很多东西,致使很多按照其写法进行食疗的老人深受其害叫苦不迭,而且市场上的绿豆茄子大涨价。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中医养生保健,不能因为一时头脑发热编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方法出书欺骗广大民众;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应该听而信之,要对中医养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传统养生发扬广大。

以上是我对中医养生与保健的一些主要看法。作为当代大学生和新一代社会主义好青年,学习一些中医养生知识,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养生的意义就绝不是为了多活几年而已,这同时也是对自身修养的提高,自己健康负责的表现。实际上有些中医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中医,让我变得更加健康,更加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C6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