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习食品安全法的体会》,欢迎阅读!
学习《食品安全法》的体会
荆州市卫生监督局 聂刚
2009年 2月 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 158票赞成、 3 票反对、 4 票弃权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这部法律 的制定始于 2004年 7月召开的国务院第 59次常务会议,那次会议通过了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在决定中提出了修订 《食 品卫生法》的要求。这部法律可以说五年磨一剑。从 07年 12月首次提请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至今三年四审,堪称精雕细琢。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 6月 1日正式实行,它全方位构筑了食品安全法律屏障,对规范食品生产 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 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切实保障食品安全,保障 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和过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 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国家的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早在改革开 放的 1982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食品卫生法(试行) ,标志着我国 的食品卫生监管进入了法治化轨道。在总结试行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食 品卫生法于 1995 年正式颁布施行。对保证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 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不 断改善。
(一)为什么动议制定食品安全法? 食品卫生法实施十四年期间,正值我国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 期,食品安全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3 个方面,食 品监管存在着“三大软肋” ,一是食品标准不统一,不科学,有关食品安 全评价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信息公布不规范、不统一,导 致消费者无所适从。二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 任不明确, 不严格,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对违法企业和行为处罚力度不够, “红心咸鸭蛋”、“山西毒酒”、“致病福寿螺”,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发 生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几乎每次事件都是在媒体闹的沸沸扬扬后相 关部门才开始轰轰烈烈的查处。特别是“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震惊海 内外,造成近 30万婴幼儿受到损害, 5 万余名婴幼儿需住院治疗,伤透了 数十万家长的心,人们强烈要求杜绝,严惩这类违法行为。三是监管体制 不合理,监管不到位,执法
不严格,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权责不明, 导致存在监管的空白和漏洞,有利争着管,没利都不管,推诿扯皮。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声,加快了食品安全立法的进 程。群众反映的社会难点, 也是全体人大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连续多年来, 关于“食品安全”的议案数量一直高居前列, “尽快制定出台食品安全法” 成为全体人大代表的共识。
2005 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 30 多名人大代表提出:借鉴发达国家 的经验,制定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法,以确保人民身体健康。
2007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会, 江苏、安徽、河南等 10 多个代表团的 445 位代表分别联名提出 14 件议案,要求加快制定食品安全法或修改食品卫 生法。
据统计,仅十届全国人大期间,就有 3000 多人次的全国人大代表提 出食品安全方面的议案、意见和建议。
因而顺应民心,采纳代表意见,也是立法初衷之一。
(二)为什么不是修改食品卫生法而是制定食品安全法? 到底是制定新的《食品安全法》 ,还是修订已有的《食品卫生法》? 从 2004 年 7 月开始这一争论三年未休。直到 2007 年 12 月,温家宝总理 签署的《食品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一锤定音”, 宣告法律将以新的名称而不是《食品卫生法修订案》进入立法程序。
1、理念的提升:“食品安全事关公众健康,政府威望与国际形象” , 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卫生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安全问题。
2、顺应国际立法趋势,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英国、俄罗斯、日 本等国相继制定出台的食品质量领域基本法都是以 《食品安全法》 命名的。 最终,站在成果的基础上重建取代了仅仅是对漏洞和不足的“修修补补” 。 法律名称和法律规范范围果断改变的背后,是国家食品管理理念的提升。
(三)为什么制定食品安全法用了 5 年时间?
从 2004 年到 2007 年(立法阶段),国务院法制办进行了 5 次调研, 举办了中美《食品安全法(草案) 》论坛会, 6 次向各部委、地方政府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