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转非小区社会治理的思考》,欢迎阅读!

农转非小区社会治理的思考
农转非社区是一种过渡型的社区模式,大量农民“一夜”之间由乡间分散居住变为城市集中居住,在失去土地的同时获得了大笔补偿款,思想意识、行为习惯需要转变,人际网络需重新建立,谋生技能需重新学习,陌生环境需重新熟悉。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不仅让群众不适应,也给社会治理带来新的课题。 一、农转非社区特点 (一)小农观念浓厚
农转非居民虽然从户籍和居住地上已经从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也有很大改变,但思想观念中的小农意识仍然严重,比如社区活动或开会,要求发放签到费,否则不参加;将社区工作人员置于自己的对立面,总认为工作人员开展的工作和活动另有所图;物业管理费收取极为困难,认为因为政府征地,就应该由政府全权包揽所有生活支出,这是农转非社区管理困难的最大痛点。 (二)社区认同感差
许多居民虽然住进了同一个小区,但并不认为小区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对小区绿化、电梯等公共设施不爱惜,随处乱扔垃圾、高空抛物等现象时有发生。对于小区事务,常常认为事不关己,甚至有乐见失败的心态。对于新的邻居,也缺乏邻里之间互助的情感,但因原有的村社已被打乱,所以有孤独感;潜意识里始终把自己当做在社区居住的客人,缺乏主人意识。
(三)闲散人员多
在征地之前,大部分居民都以种地为生,缺乏其余专业技能;拆迁安置进城以后,由于失去土地,难以找到工作,且因拆迁安置有一定的赔偿款,无事可做便常常聚集于茶馆打牌消磨时间,部分居民短时间内将赔偿款花费殆尽,生活逐渐贫困化,导致对政府的不满。 (四)老年人群占比高
笔者调研的一个农转非社区中:常住的10785人中,60岁以上有2876人,占比26.7%;在143名党员中,60岁以上有73人,占比51%。老年居民、尤其是老年党员占比高,对社区治理提出新的课题。
二、对农转非社区治理的思考 (一)抓好党委统揽和多方参与的平衡
积极建立群众、物业、社区三方协商机制。由社区党委牵头成立社区议事会,建立“1+3”工作机制,“1”指社区党委统揽;“3”分别指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可制定《社区居民议事会管理办法》,规定由社区党委书记任议事会组长,物业公司主任、居民代表任副组长,楼栋长、网格员等为成员,每季度召开协商会议,讨论社区发展、治理的各项问题。 在社区议事会之外,为及时发现和解决矛盾隐患,社区党委可常设有调研工作组,每月定时利用社区居民早晚晨练的时间,对居民进行访问调查,了解他们对社区、物业最近的看法和意见,并收集整理,将反映集中的事情及时告知物业,并跟进督查整改情况。
抓好物业公司社区管理功能:要利用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权,在合理的范围内向物业公司施压,督促物业做好相关的物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组织丰富合理服务:通过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多样的服务,充实居民日常生活;同时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认社会组织的合法性。
(二)抓好居民自治和依法依规的平衡
一是支持和鼓励居民自治。社区党委要保障社区居民的自治权,为居民开展居委会选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要引导居民树立社区主人翁意识,让居民充分认识到居民委员会是自己管理自己,是为自己争取利益,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提高居委会工作的参与度。 二是引导居民内部化解矛盾。社区居民互相之间较为熟悉,矛盾容易发生也容易解决,要利用居委会平台,及时、有效解决社区内部矛盾,防止矛盾扩大化。针对社区内长期存在的对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教育医疗等历史遗留矛盾,社区党委要注意对居委会的引导作用,通过“熟人”工作,逐个进行政策解释和法律宣传,化解历史积怨。
三是确保居民自治始终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居民自治中要注意到,囿于基层工作人员法律政策理论水平,在工作中偶尔有违规行为。社区党委会对社区居委会要加大监督指导力度,在政策方针和大方向上加强学习和把控,在培育和引导居民自治的同时,确保依法治理。
(三)抓好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平衡
社区党委成员和居委会干部交叉任职,要在有限的人力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效果,就必须要抓住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平衡。
一是宣传引导要突出一个“准”字。宣传工作要实现“精准化”,就必须要分析宣传对象的特点,农转非居民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乃至思想意识都需要适应城市集中居住的环境,要将对党的政策的宣传和这些方面结合起来,抓住居民最关心和最需要改变的事情,用党的声音说出居民的心头话。
二是党员教育要突出一个“活”字。社区党建要破除学习教育只是在课堂学、在书本学的固有观念,要围绕党员学习的基本内容,结合社区业务工作开展实践学习,让党员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改善农转非群众在历史积怨中产生的对党员的错误认识,在锤炼党性的同时推进社区工作开展、维护社区稳定。
三是日常工作要突出一个“实”字。要走出为党建而党建、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误区,围绕如何“做实”业务工作来打造党建品牌和开展党建活动,将结合了业务工作的党建工作日常化、常态化,做到以党建推动业务工作,以业务工作巩固和改进党的建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6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