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检索报告》,欢迎阅读!
检索报
20130053 金梦雅 动科草绿一班
告
检索课题:茶具文化
检索工具: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检索方式: 复合检索
检索步骤:1、选择检索点:茶具文化
2、建立检索式:
3、输入检索词并执行检索: 4、查看检索结果:记录信息 5、选择、查阅和保存记录: 6、建立课题相关信息电子书架 7、阅读相关信息
关键词:茶具文化 摘要:文化 紫砂茶具的文化价值研究
中华食品文化中的紫砂茶具文化内涵深邃,较少有人做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原因一是进入紫砂茶具研究的启动过程较长,对紫砂茶具要有切身的使用研究实践;二是紫砂茶具源头和主产地在“陶都”宜兴,虽然紫砂茶具文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陶瓷文化现象,但能够结合文献深入宜兴紫砂界进行系统研究者较少,目前的研究者多从紫砂鉴赏、收藏及设计、工艺上论述,而理论研究的滞后延缓了紫砂创作层次的提高和发展;三是研究紫砂茶具需要对茶文化、紫砂陶文化、工艺美学、艺术设计等有系统研究的知识背景,需要对造型设计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这样才能把握紫砂茶具的发展方向。“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我国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茶具也倍受世人瞩目。本论文站在茶文化与紫砂陶文化交叉点上,从多个角度对紫砂茶具的文化价值内涵探索,从五个方面以期有所突破: 一、从历代茶具流变之中,主要从饮食文化、工艺美学文化及社会文化等三个方面来探索作为物质文化形态流传下来的茶具文化内涵。在诸多茶具的流变中,紫砂茶具独具魅力,它集中体现了明清以来茶文化发展变化选择的必然结果——紫砂陶天然的适茶性以及宜兴所具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特点。紫砂茶具文化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精神。 二、运用了文献典籍、图片资料、图示等对紫砂茶具文化价值内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阐释。从商品学和美学的角度分析并总结紫砂茶具的美学特征。总结了各个时代紫砂茶具的文化特色。紫砂茶具所呈现的“静态美”与中国茶道的精神相和,充分表达了器与人的关系,紫砂茶具所具有的功能之美、艺术设计之美(通过质地美、造型美和装饰美等表现出来)和技术之美,体现了独具魅力的东方工艺美学特征。 三、提出当代紫砂茶具的设计指导思想。笔者概括中国茶道的精神是“和谐、宁静、圆融、朴真”的相互统一。在作为器物功能性约束的条件下,在中国茶道精神、中国工艺美学思想的统摄下,以“和、静、容、真、美”为紫砂茶具设计理念,使在茶事活动中的紫砂茶具,能够通过艺茶者的使用实现在茶事活动中人与器和,器与茶和,技与艺和,艺与道和的目的,充分实现紫砂茶具应有的食具文化价值。 四、从民俗学的角度,总结紫砂陶文化的传说、民谣的特点,茶类、茶俗、茶艺与紫砂茶具的关系等。发掘紫砂茶具的文化社会学、饮食人类学的文化意义,分析紫砂茶具文化与使用者心态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梳理出紫砂茶具文化具有健康生命体、平衡人的心理、和谐人际关系、发展贸易经济等的作用。 五、探讨紫砂茶具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与创新的关键要素。通过对紫砂茶具文化的对外交流分析,探求紫砂茶具文化对外的影响。探讨紫砂陶文化与紫砂茶具文化的关系,对当前紫砂壶艺评审大赛中不重视紫砂壶功能美的现状进行探讨,倡导紫砂壶艺设计制作者能自由的在工艺美学思想、茶道思想等统摄下,创新当代紫砂茶具,以推动中华茶文化、陶瓷文化的发展。另外,论文还讨论了紫砂业健康发展的多种因素,以冀传统手工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能积极找寻出适合本行业的发展之道。 茶是中国人最体贴的具有调节生理和宁静心灵的双重功效的饮料。通过对紫砂茶具文化内涵的探索,笔者倡导以紫砂茶具为泡茶之器,弘扬传统泡茶法,希望茶人以茶修身养性,能体味“茶之真美,水之善美,壶之静美,共事和味茶汤,证悟中华茶道,以达天下大美”之心愿。 作 者: 胡付照
学科专业: 食品贸易与文化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江南大学 导师姓名: 徐兴海 学位年度: 2007
分类号: TQ174.73 TS971 J527.9 全部:茶具文化
杯杯盏盏情趣长——漫议中国古代茶具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同时,由于我国的陶瓷业历史悠久,我国的茶具更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它既是我国茶文化的宝贵历史遗产,又是代表各个时代的工艺美术产品。 作 者: 马书红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卷(期): 2012 (1) 分类号: K203
紫砂茶具文化与茶文化
紫砂壶,除了造型千姿百态、泥色丰润古雅、功能奇异独特之外,还集诗、书、画、印于一壶。因此,每一只壶都是一件别具气韵的艺术珍品。 作 者: 徐新良
作者单位: 宜兴,214221 刊 名: 佛山陶瓷
英文刊名: Foshan Ceramics 年,卷(期): 2012 (12) 分类号: TS971 浅议茶与茶具文化
<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而一代茶圣陆羽也曾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由此可见.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会友待客的友好方式的表达. 作 者: 李明明 胡小兵
作者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刊 名: 山东文学(下半月)
英文刊名: SHANDONG LITERATURE 年,卷(期): 2008 (7) 分类号:G1
机标分类号: TS9 TQ1
壶中日月长——谈中国的茶具文化(上)
在我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中,取材各异、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的茶具,不仅是人们饮茶品茗的器具,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茶具主要是指茶杯、茶碗、茶壶、茶碟和托盘.我国最早的茶具叫缶,它小口大肚,是用陶土做成的,西汉王襄<童约>中记载的"烹茶尽具"指的就是这种陶制茶具. 作 者: 石柱国 刊 名: 养生月刊
英文刊名: HEALTH PRESERVING 年,卷(期): 2008 29(7) 机标分类号: K87 TS1
壶中日月长——谈中国的茶具文化(下)
紫砂壶这种与文人相近的气质,吸引了历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诗人、学者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北宋苏东坡起,到明清的徐渭、沈周、吴昌硕,直到当代的刘海粟、赵朴初、韩美林等,他们或直接参与造型设计,题诗作画,托物寓意,妙趣横生. 作 者: 石柱国 刊 名: 养生月刊
英文刊名: HEALTH PRESERVING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yi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