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党史演讲比赛一等奖:信仰的力量》,欢迎阅读!
党史演讲比赛一等奖:信仰的力量
党史演讲比赛一等奖:信仰的力量
4月20日上午,黑龙江省“花开向阳 丹心向党”声声不息演讲比赛龙江森工赛区决赛在哈尔滨举行。16名选手经过激烈角逐,最终2位演讲者脱颖而出,获得大赛一等奖。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其中的一篇演讲稿《信仰的力量》文字版,供大家学习参考!
各位评委、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信仰的力量》。
这张图片拍于2021年10月14日。拍摄地点绥棱县抗联西征会师地——白马石。图中长者是已故黑龙江省原政协副主席、抗联老战士李敏,此时的李老已是90高龄,但她不顾众人反对,毅然登临石顶。兴奋的李老铿锵地挥舞着红旗,喜悦伴着红旗舒展,凝重透过双眸,舞动的红色仿佛把人们又带回了那段烽火岁月。抗联老战士李敏16岁参加革命,3年的绥棱抗联经历,一直是让老人魂牵梦绕,生前,老人曾多次带领抗联宣传小分队到绥棱探访,宣传抗联精神。老人家常说“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信仰的力量在支撑。”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说起我对信仰的深刻理解,还得从抗联故事谈起。2021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有幸成为其中采访一员,15天的行程,我们穿行绥棱的白山黑水寻找抗联足迹,我们用最深情的脚步去丈量抗联战士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从一望无际的白桦林,到吹烟袅袅的村庄;从鱼米之乡的农家院到大山深处的护林员;采访中,我真正理解了“火烤胸前暧,风吹背后寒”是真实写照;真正感悟到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民族大义;真正体会了“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深刻内涵。
我感动,饥餐山野菜,渴饮山间水,日伏山林间,夜宿塔头沟的抗联战士,越是环境恶劣他们越是坚强;我感动,送衣、送粮给抗联的普通群众,敌人越是孤立抗联,他们越是舍生忘死的支援。我记住,
双岔河镇柴帧一家三口人因支援抗联死于敌人的枪口下,采访中,他家后人,说出了“死得值”这样坚定的话;我感动,于天放等抗联战士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表现出的大义凛然,透过他们的绝决精神,我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有了更深的理解。15天的采访下来,我为自己的感动找到了答案。那是:信仰的力量。是的,是信仰。中国共产党,因信仰而生,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坚定的信仰史,中国共产党人因信仰而守初心、担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因信仰为民族谋振兴、为人民谋幸福,这信仰源于对国家的深厚挚爱。这信仰源于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风云际会,一百年沧海桑田,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在传承、在大写、在裂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红魂绥棱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是绥棱的文化底色。绥棱是国家二类革命老区,素有“北满小延安”之称,境内明确标识的抗联遗址有40余处,十四年抗战共有赵尚志、金策、于天放等46名师级以上抗联名将都曾在这片热土上打击日寇,保卫和平,白山黑水记录着抗联英雄的战斗足迹。 红色是绥棱以大写的信仰薪火传承。抗联故事激励着一代一代绥棱人向德向善向美。仅自2010以来,绥棱选树“道德模范”、发掘“身边好人”、寻找“最美家庭”,选树出各类先进典型468人,他们中走出了中国好人李化斌,走出了姜玉梅等18位龙江好人,走出了感动龙江人物戴北春、陈华。新冠肺炎期间,绥棱近2000名志愿者主动请缨。精神的传承一直在延续,基因的薪火一直在燃烧。
今天,绥棱把红色文化作为激活不忘初心的重要载体,把抗联精神作为牢记使命的精神动力。以打造全域红色游追溯和铭记这段“红色历史”。就是要:扬红魂、蕴底色,厚植信仰之基。 亲爱的朋友们,我向您发出诚挚邀请:
请您到绥棱来吧!这里的一草一木,还留存着抗联战士匍匐时候留下的体温;这里的一山一水,都记录着抗联英雄的战斗足迹;这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n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