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中的追字

2022-08-15 08:4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联中的追字》,欢迎阅读!
联中


对联中的追字

追,指的是“对应”和“应对”

对应,即联句中关键位置的字,平仄音韵的对应,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 六分明”,“一三五不论”说的是非关键位置的字,是为了灵活和变通。

如:庭有余香,谢草郑兰燕桂树。 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应对,即联句中物象的相对,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物 象取用的前提,要照顾到物象名称的平仄,这里的天对地,同时也是平对仄,雨对风同时,也是仄平。也就是说,物象的取用和平仄的对应,是要同时兼顾,共生共存的关系。

2、联,指的是一副对联,上下两句语义和意境上的关联,联系。即在“对”的基础上,上下联内容表达为同一主题服务,不能割裂,不能自说自话“两层皮”,要通过语言的甄选,罗列 组织、架构,把上下联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追,只是属于技术层面的方法;联,才是赋予作品灵魂的思维;就是上下联的内容要相关、照应、呼应、贯通。把方法和思维,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完成的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联!






二、对联的规则和禁忌

如今的人们越来越喜欢对联了,这是一件好事。

每天打开电脑或手机,登录《今日头条》,各种征联、求下联、求上联等等,与对联相关的内容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在“微头条”和“悟空问答”里,更是异彩纷呈,老联新对、诗句对、摘句对、个人原创等各种形式的对联征集都有。透过这一派繁荣景象看来,这里每天的对联,比每一年的春节那天,家家户户贴的春联还要多。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人参与对联、这么多的对联“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一种存在呢?这些参与者来自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人都有,队伍之大,人数之多是旷古未有的。这里有各种“学者”、“某坛叫兽”、甚至有前段时间,在擂台被狂虐的“太极大师上雨下田”

参与者如此众多,同时决定了“作品”的量大,也只是数量大而已。大家都玩对联,我为何不能玩一下呢,这样的人都是抱着娱乐一下的态度,是否认真对待,看他的对联就知道。

对联被这样过度的追捧,大有盛况空前之势。大家还是注意一下规则为好,一是免得耽误后学;二是为了自己的脸面,为何这么说呢?为了避免将来的对联英才耻笑我们呗。

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在此把以前文章里的部分内容再大家共享一下:

对联的基本规则:






1、对联的上下联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为达到某种效果,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的现象之 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能多也不能少。

2、音韵上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惯例是「仄起平落」即上联句末尾字用仄声,下联 句末尾字用平声。基本格式是: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3、相同位置的字或词,必须要【实对实,虚对虚】,古人讲的是字义相对,现在人讲词性相 对,这是有区别的,根据个人修养和领悟,各从其类就好,总之不能乱对而无章法上的联系。

4、上下联要联义衔接、内容相关,主题统一,意境协调,含义贯通。

对联的一些禁忌:

一忌合掌;二忌重复;三忌失对;四忌失替;五忌乱脚;六忌三仄尾,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对句没能超过出句的境界格调。九忌初学用冷僻的字词和典故典。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bN.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