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新闻报道特点及写作

2023-10-22 23:39: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环境新闻报道特点及写作》,欢迎阅读!
新闻报道,特点,写作,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环境新闻报道特点及写作

作者:阎肖岩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第09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环境新闻也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尤其是当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重视,退耕还林、污染治理以及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等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那么,什么是环境新闻?环境新闻的产生背景?环境新闻有何特点?环境新闻怎么发展?环境新闻的创新之路是什么? . 什么是环境新闻

环境新闻,是指以环境问题为主要报道内容的新闻,是用新闻手段传播人们关心的种种新近发生的环境信息,是时时变动着的环境事实与新闻的表达和传播方式相结合的完美方式。环境新闻是从社会新闻中提取出来的,是社会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反映和报道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污染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环境新闻主要记录新闻事件的真相,深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反映问题,深入剖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写出力度、挖掘深度,具备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 . 环境新闻产生的背景

环境新闻首先起源于美国,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传入我国,并不断影响我国的新闻实践。可以说环境新闻是伴随西方环境运动发展与完善起来的,其理论哲学基础建立在欧美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与价值理念基础之上。因此,西方环境新闻的研究除了需要梳理各种径路,还能够在模式上有一些直观的认识。实际上,在西方有关哲学与生态批评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零星的论述,如他认为伦理学研究生物学和心理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论述。当西方基督教哲学与文艺复兴以后的人文主义宣扬人至高无上的超自然权利的时候,形成了对自然的挤压、摧残,造成环境问题,这时在西方又逐渐兴起了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潮,这种思潮在20世纪的美国进一步沉淀,继而发展成为轰轰烈烈的绿色运动

在美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思想最早可以追述到杰弗逊,他认为民主国家应该保护自然风景之美供全民欣赏,这里显然带了康德美学理想的色彩。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理念在美国仍然源于环境问题。如欧美殖民者到达美洲之前,从墨西哥到加拿大的大平原上生活着1.25亿的北美野牛,被那些受上帝旨意而来的欧洲人大量捕杀,这些仍然可以从美国西部电影及资料见到。到1892年,最后幸存的野牛仅有85头。面对这种情况,1864年美国驻意大利大使马Perkins什(George Marsh)出版了《人与自然》andMan Nature)一书,第一个对人类行为给环境带来的灾难进行反思。其后,环境伦理研究开始在欧美发展起来。到1967年,长期观测人给自然带来灾难的怀特(Lynn White)之《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书出版。他对人类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坏环境的文化宗教渊源进行探究,激烈地批评了基督教《圣经》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文化科技,被后来的生态学家评为经典之作,这就是人们共识的环境新闻产生的背景 . 环境新闻的特点

环境新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涵盖范围大、牵扯面广、事件周期长、专业性强。从大的方面讲,环境可以涵盖整个自然界,包括一切自然活动和人类活动。狭义的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空间。环境是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的每个活动,都和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环境的变化是与许多环节息息相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采写环境新闻时,要把新闻放在大的环境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采写,要充分考虑环境新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还要考虑到社会公众对环境认识的差异,尽量采写易被社会公众接受和认同的新闻,让新闻在他们当中产生共鸣,形成共识,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在采写环境新闻时,通常要用到许多行业的专业术语、技术指标、图文表格等,如空气污染指数、PM2.5,二氧化碳当量、碳排放等。因此,我们要有相应的知识掌握。做一个有关环境专业的知晓者,才能抓到环境新闻的关键点和切入点,才能写出令人信服的环境新闻。

. 环境新闻的产生途径

在环境新闻的采写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环境新闻产生的途径。既一是官方发布,二是专题采访,三是问题披露。官方发布一般以统计数据为主,可以从中反映出一年或较长时间段内,比较大的区域内环境的变动情况。专题采访有专门的部门组织协调,就专门的环境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采访报道。例如,由全国人大牵头组织的环保世纪行,就是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环境新闻专题采访活动。问题披露也是环境新闻采写的主要渠道之一。近年来,主要由企业经济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不断暴露出来,从而引发了媒体和公众对特定环境问题的关注。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论此前自己掌握的材料或所持观点如何,都要以采访所见为准。尤其是反映问题的环境新闻素材,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这就要求新闻采写人员通过实地调查予以证实和修正,实地见闻还能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和可信度。其次,要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和经济社会的相互影响,从宏观到微观层面,都可以得到体现。一个宏观数据环境的变化,比如大气污染指数,反映在具体的城市居民生活中,就会是患呼吸道感染几率的增加或减少。而微观方面的问题,例如一棵古树的枯死,很可能就是经济活动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结果。环境新闻还涉及到环境法律体系建设和执行、公众的环境认知程度,环保意识等非物质因素。这就需要新闻采写人员在新闻采写中多看一眼,多听一耳,多记一笔,多问一声,尽量做到全面、真实、客观的反映问题。再次,采写环境新闻,要去伪存真,坚持原则。环境污染的制造者、生态环境的破坏者,都不希望自己的行为被媒体揭露,会采取各种办法掩盖事实,避免曝光。这就要求新闻采写人员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剥离出新闻事实,并敢于坚持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以事实为依据采写报道,披露真相。 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源消耗过度,直接损害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环境基础。要写好环境新闻,新闻采写人员就必须具备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统计数据表明,流经我国大陆地区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耕地遭受工业三废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农产品安全受到影响……以往重发展,轻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作为新闻媒体,有责任报道和关注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通过采写环境新闻,能够帮助社会公众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推动有利于环保社会氛围的形成,进而推进环境立法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注重环保、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环境问题是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在环境领域的表现。做好环境新闻报道,不仅关系到环境本身,也能够引起社会对相关领域存在问题的反思和纠正,为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发挥新闻媒体应有的作用。 环境新闻的创新路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OT4.html

相关推荐